不知是寺因山而名,還是山因人而名。曾幾何時,黃石齋先生寫下“靈運感通”,至此,大峰山便稱之為靈通山。
群峰聳立的火山峰叢地貌。
路上盡顯山水靈趣,有形态逼真、造型奇妙的天然大佛頭,急于上山的心,沒能駐足拍照。
烈日炎炎,開始一千三百多級的漫漫修行路……
“山有水則靈,水有山則秀”,滿眼的碧色,一路相伴的淙淙水聲和翠鳥鳴叫,帶來了絲絲涼爽。
望月聽泉,一看便是有山有泉有月,羨慕古人的好雅性。
路上的涼亭正好歇歇腳。
石蟾飲露,狀似開口朝天的蟾蜍而得名。
雲梯取月,由原來的木梯改為鋼筋水泥護欄加持,聽說爬雲梯最佳時間是在有月亮的晚上,一輪明月懸挂在峽谷之中,拾級而上,猶如上天攬月,遊趣陡增。
爬上之字型的雲梯,就到靈通寺的山門。
靈通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磐石為頂,是一座讓人歎為觀止的懸空寺,相傳“開漳聖王”陳元光從中原帶來觀音菩薩的香火,祭祀于岩洞内,千年來香火久盛不衰。
圓通寶殿旁邊有一個聖水甘露又稱“仙水”,随緣自取,泉水清冽甘甜,是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優質矽酸型礦泉水。
懸崖古刹忘浮塵,梵音袅袅靜幽遠,娑婆世界亦佛法,流光渡盡有緣人。
千年古寺今猶在,不見當年石齋郎。
于大衆來說,是來供奉這山上寺廟的神明;于我來說,卻是造訪名人到過的遺迹。
石齋書屋,相傳黃道周在此讀過書,現設黃道周祠,祠中神壇上供奉黃道周塑像,壇邊立一石牌“靈應感通”。
楊柳甘露,滋潤心靈,正合此境。
七井排星,七口天然古井如北鬥七星,代表曾經到訪過靈通山的七位賢人:黃道周、徐霞客、林釬、陳天定、張士良、陳揚美和張一棟,除了徐霞客外,另外六位都是漳州人。
遠遠望去整座“懸空寺”緊緊依貼着巨大的凹岩下,那從天而降的“珠簾化雨千米飛瀑”,宛若仙境。
伫立于靈通寺外,大大的晴天還會被水滴打濕衣裳,沒機緣拍到雨後壯觀的瀑布,還是欣賞别人拍的視頻吧。
巨靈,筆力雄渾厚重,匠心獨運,繁體的靈在“雨”字頭中間,嵌有一“巨”字,靈字上方還刻有“清霄浮景”四字。
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俯視腳下萬丈深谷,又給人一種登高居險的感覺,有興趣還可考究山下那三座圓型土樓。
上山還有一“通”字,可惜肚子餓得咕咕叫,實在沒力氣了,隻好下山覓食去。
山腳攤販上擺滿了各種草藥,傳說中的“還魂草”。
大溪的柴火豆腐,值得一試。
當地兩種青菜切得細細碎碎的一起炒,别有風味。還有健美鴨就不推薦了,比不上我們的石榴填鴨。
作者簡介
醜醜,原名陳淩燕,漳浦縣綏安鎮人,喜歡旅遊及攝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