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11-08 05:03:26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經典文言文賞析)1

原文

張丞相①好草書而不工②,當日流輩③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當波險處④,侄罔然⑤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丞相熟視⑥久之,亦自不識,诟⑦其侄曰:“胡⑧不早來問?緻吾忘之。”

注釋
  1. 張丞相:指張商英,字天覺,宋徽宗時期宰相。
  2. 工:好,精妙。
  3. 流輩:同輩,同一流的人。
  4. 波險處:指筆畫曲折、怪異的地方。
  5. 罔然:迷惑的樣子。
  6. 熟視:注目細看。
  7. 诟:責罵。
  8. 胡:為什麼。
譯文

張丞相喜歡寫草書但寫得不好,當時和他同輩的人都嘲笑他,張丞相卻不以為然。一天,張丞相想到了好句子,趕忙找來筆迅速寫下來,龍飛鳳舞地寫了一紙。他讓侄子把句子抄錄下來,侄子抄到筆畫怪異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筆來,拿着紙問張丞相:“這是什麼字?”張丞相仔細辨認了很久,自己也認不出來,就責罵他的侄子說:“為什麼不早點兒來問我?以緻我也忘記了。”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經典文言文賞析)2

文言知識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經典文言文賞析)3

說“工”:“工”的本義是“工具”,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 指“工匠,工人”。如《師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 指“好”、“精妙”、“精緻”。如上文中的“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又如,成語“異曲同工”,意思是“曲調雖然不同,卻都同樣美妙”。
  • 指“擅長”、“善于”。如“工于書畫”、“工于心計”。
文化常識

草書

草書是一種特定的字體,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而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漢代的草書被稱為章草,以後的草書稱為今草,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

曆史上以寫草書而著名的有:東漢的張芝,東晉的王羲之和王獻之,唐朝的張旭、懷素。

到了現代,草書的藝術價值遠遠超越了實用價值。但草書是按一定規律将字的點劃連字,結構簡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亂寫。

下面欣賞一下二幅曆史上著名的草書作品。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經典文言文賞析)4

王羲之草書《遊目帖》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經典文言文賞析)5

張旭狂草《古詩四帖》

出處

北宋·惠洪《冷齋夜話》

啟發與借鑒

文征明草書千字文解析(經典文言文賞析)6

張丞相喜歡草書本是好事,但是寫的字連自己都不認得,這不是錯在草書體,而是他的草書太随心所欲了。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草書也是有一定規範的,不能任意點畫,否則不僅影響他人閱讀,而且容易誤事。其他事情亦然,不能隻注重表面現象,要由表及裡,抓住它的本質,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它的根本規律。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我愛文言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