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宮殿簡史
徐永清 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本書梳理了從史前文明到明清故宮的中國宮殿宏闊的發展曆史。從曆史文獻記載、考古遺址發掘和建築實體三個維度,講述了中國古代宮殿的代表性建築、建築特色和建設背景,介紹了中國古代著名的宮殿建築家及建築工匠。
精彩文摘
宮殿是國家、階級、貴族、王權出現以後的産物,是皇權、國都的象征,是王朝都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王朝的國家和都城,可以沒有城堡,但不可能沒有宮殿。
建築是文明成果的凝聚,是曆史長路的裡程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立體展示。西方古代,最輝煌、最偉大的建築是宗教建築。
中國古代,皇權體制延續數千年,輕于宗教、重視禮制,這讓宮殿成為古代中國最突出的建築和十分重要的文明、文化載體。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在世界六大古老文明中,古埃及、古印度、愛琴海、中美洲是石構建築的文明,西亞是土石建築的文明,唯獨中國是以木構建築為主的文明。并且,這種建築文明由中國影響到整個東亞、東南亞,包括朝鮮半島、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均以木構建築為特色。
因此,在人類文明史上,以中國為代表的木構建築,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築體系,在世界古代建築之林中獨樹一幟,成為東方建築文明的代表。
中國宮殿,也是以木構建築為主的建築文化。每一個時代的建築布局與形制技術設計,都強烈地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建築工程技術的特點。
建築的興衰,始終和社會的興衰保持高度一緻性。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社會制度、思想文化的集中體現,在許多方面都幾乎代表了當時傳統建築藝術與技術的最高水平。
中國古代曆代帝王們都不惜動用舉國的勞力、錢财與物資,在都城用數年到數十年時間來建造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巍峨壯麗的宮殿,以此突出皇權至上和嚴密的等級觀念,滿足帝王統治的政治要求和皇族生活的物質享受,放射統治階級威嚴、崇高、尊貴的精神光焰。(節選)
本文來自【嘉興日報-嘉興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