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得了胃炎等疾病的患者都應該警惕其他合并症發生。臨床中總結發現,腸化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炎的合并症。但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腸化是什麼,因此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防治。其實,腸化是胃黏膜細胞發生了異常轉化,因此是一種不能輕視的現象。
輕度腸化是什麼意思?
腸化的全稱為腸上皮化生,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就是胃黏膜細胞。但是,當胃部發生了病變時,胃粘膜細胞就會轉變成腸上皮細胞。也就是說,患者的胃黏膜中出現了小腸上皮細胞或者大腸上皮細胞。根據患者的病理表現,可以把腸上皮化生分為完全性腸化生以及不完全型腸化生兩大類型。同時,根據患者的胃粘膜病變面積的大小,可以分為輕度腸化、中度腸化、重度腸化。如此我們就已經知道,輕度腸化指的就是胃黏膜出現了輕度腸上皮轉化現象。
腸上皮化生在胃炎患者當中比較多見,尤其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更容易發生腸上皮化生。但是,不同部位的細胞組織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可各司其職。正常情況下,胃内壁黏膜的表面覆蓋一層粘液層,這些年也都是胃黏膜上皮層當中的上皮細胞組織功能正常時分泌的,叫做糖蛋白。其作用是潤滑胃黏膜,避免胃黏膜受到粗糙食物、膽汁、藥物、細菌、病毒等造成侵害或損傷。這層胃黏膜上皮細胞在平時也會自動增殖,新的細胞會代替衰老和脫落的細胞。一般來說,每過1-3天就可以更新一次,保證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充足。一旦出現腸化現象,就會失去黏液分泌功能,讓胃黏膜同時失去保護,因此導緻胃病症狀發生或者加重。
實際上,腸化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屬于病理解剖組織學名詞,可以說是慢性萎縮性胃炎這種疾病的自我修複過程和結果。因此,臨床中總結認為,引起萎縮性胃炎的病因也是腸化的病因。在進行防治時一定要積極治療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好轉後,腸化症狀也會随之好轉。目前,常用的防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的藥物治療方法是使用保護胃黏膜、控制幽門螺旋杆菌、控制和改善膽汁反流以及抗胃蛋白酶等藥物。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并關注【醫聯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