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靖華,複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曆史學博士、安徽建築大學教師
傳統的史學觀點,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印象,認為明朝初年的吏治非常嚴酷,然而對人民還算輕松。從移民史學的研究視角來看,可以證明這是深刻的誤解。衆所周知,明代初期是大移民的時代,朱元璋把人民從這裡遷移到那裡,從那裡遷移到這裡,被稱之為“洪武趕散”,“洪武趕散”中的移民活動雖然可以看作是對元末戰後生産的恢複和重建,但從其本質上說,是在用行政力量,強制破壞原有的社會結構,從而對新社會進行控制。
由于這個過程毫無任何自由而言,因此移民者們所流傳的記憶,基本都帶有被強迫、被傷害的痕迹。趕散的初期,如何采用強制和欺騙手段,在北方文獻中較為常見,江西中部的一些家譜中,也記載到移民之初,人民四散逃離,“青年凡十六而精明者,紛紛自擇荒地而拓”。而趕散過程中形成的“解手”之類傳說,人們早已耳熟能詳。“趕散”到目的地後,情況又如何呢?從巢湖北岸江西瓦屑壩及其同一時期形成的村落,可以增進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直接認識:
圖1,劉氏三兄弟村莊分布圖
移民親屬被強制拆離
巢湖地區的移民者,若為兄弟數人,則一般分布在不同區域。這種情況顯系刻意造成,因為任何人在去往他鄉定居,一定願與親人在一起,而不願分開。巢湖流域許多傳說描述了親人被拆散前的種種細節,如合肥城南有“圓鑼王”村,傳說兄弟三個人被分開時,敲碎一口鑼,約定以後憑鑼相認;長臨河有“打鍋牛”的傳說,也是牛姓兄弟将鍋打碎,未來以此為證;丁家橋村的“五梅丁氏”,傳說是丁氏五兄弟遷來前,為祈求不被分離,插了五枝梅花在地禱告,因此得名。
另外,江西紫溪遷來的劉氏三兄弟——劉壽大、劉壽二、劉壽三,他們的村莊分布在長臨河、黃麓鎮兩個區域内,被山區分隔,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圖1),也能說明問題。最極端的例子,連夫妻二人也被拆散,如黃麓鎮的張家疃始祖張元一,就和妻子分開,到了巢南,今雞啼河邊。兩人死後,各建了一個墳,叫爺爺墳、奶奶墳,二墳隔湖相對。後人解釋說,二人不和,所以導緻分離,顯然隻是一種想象。
圖2 長臨河的聚落分布線
移民被牢牢的固定在土地上
親人被拆離之後,接下來的生活是否就自由了?長臨河鎮的瓦屑壩移民村落提供了反向的例子。
首先,所有移民村落都強制登記,并統一以移民的姓名命名。如王信一、王道三、梅壽二等等,多達幾十個。登記的載體是戶貼,現存實物上,可以看到朱元璋用赤裸裸的威脅性語言,描述如何用軍隊強迫人民完成這一過程:“我這大軍如今不出征了, 都教去各州縣裡,下着地裡去點戶比勘合, 比着的便是好百姓, 比不着的, 便來做軍。比到其間有司官吏隐瞞了的, 将那有司官吏處斬。百姓們躲避了的, 依律要了罪過, 來做軍。”完成了戶貼登記之後,村落被安排在一條條直線上,彼此距離均等,直線和直線形成交叉或方塊形區域,對于這一現象,當地人稱之為“插草為标”(圖2)。由于不能自由選擇居住點,村落發展很不平衡。如果直線上的村落僥幸分布于富饒之處(如羅勝四村),則發展龐大,在山崗等處,則資源貧瘠,人口稀少(如朱龍七、羅榮八村),甚至逃亡殆盡(如劉伏二村)。
雖然族譜記載始祖的遷移,都說“愛其山水之美”,遂蔔居于此,實際上田園詩般的文字無法掩蓋曆史的真實。到了清代中期,長臨河當地的學者梅崑已經發現這一問題,面對移民村落資源和人口的巨大差異,不由的發出“迄今五百餘年,予族寥寥,而吳姓繁衍不啻數十倍,何盛衰若此”的曆史感歎。
圖3,長臨河移民聚落線上江西(綠色)和皖南(紅色)的相互穿插
瓦屑壩與其他移民彼此監控
從長臨河南部瓦屑壩移民村落的起源資料,會發現非常明顯的彼此監控現象。上文提到玉帶河兩側地區,分布有兩條長約數華裡的聚落分布直線。線上的村落分布均衡,搜集他們的族譜和口述材料,會發現,他們按A-B-A-B的模式排列,即,如果A村莊是江西瓦屑壩移民,那麼它旁邊的兩個村莊一定是皖南(宣城、徽州等地)移民。反之也同(表1)。這種模式,顯然是故意讓來自不同區域的移民互相穿插、相互監視、防止抱團使然(圖3)。雖然這種現象隻存在于長臨河南部十幾個村莊的兩條聚落線(中間還有一個改名後逃離的六家畈村),但聯系上文,相信在當時,絕非孤例。
對于這一問題的起因,雍正帝在《大義覺迷錄》曾有過分析,他認為剝去正史的修飾,朱元璋其實是一個江淮的流民,受元末總體性的社會環境影響,同時害怕曆史重演,時時刻刻都以防範人民為中心(朕讀洪武寶訓,見明太祖時時以防民防邊為念。蓋明太祖本以元末奸民起事,恐人襲其故智,故汲汲以防民奸;其威德不足以撫有蒙古之衆,故兢兢以防邊患)。雖然他的話是為清朝的統治秩序作辯護,但所處的視角和常人不同。處于封建統治機構的頂層,雍正的話簡單明了,但精準的切中問題要害。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從本質上說:流傳于南方地區的“瓦屑壩”移民傳說,和同時期的“珠玑巷”、“江蘇句容”、“筷子街”還有北方“大槐樹”一樣,都是元明交替時期,一種非常痛苦的社會記憶。
被抓捕的,強制遷移的人民,在通過瓦屑壩遷往江淮的過程中,他們最初面臨的生活,相對在元朝所承受的痛苦,應該同樣令其記憶深刻。在這一過程中,移民的對故鄉的思念,對這段曆史的共同追憶,以一種非常隐晦的方式,通過代代相傳的記憶符号,保存在後世的記憶裡。
其實,将“瓦屑壩”的符号擴展開看,這種痛苦記憶是全方位的,社會性的,不留死角的。朱元璋渴望衣錦還鄉,《明實錄》卻記載他在鳳陽的寝宮,神經過敏,夜夜聽到刀兵之聲,最後不得不放棄中都。在瓦屑壩當地,現在還有個高家村,是饒州守禦千戶高搢的後代,高搢原籍江淮,從明太祖定鼎後,定居京城水西門,後來朱元璋讓他到饒州組織移民,高搢從此未再回家。我和高搢後代聊天時,經曆了六百多年之久,他們還在問我:南京的水西門,現在還在那裡嗎?
那種念念不忘的表情,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注:瓦屑壩在今上饒市鄱陽縣蓮湖鄉瓦屑壩村,曾名瓦燮坽。
——本文觀點材料部分選取自張靖華《明初以來巢湖北岸的聚落與空間》2019年7月出版。
最憶是巢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