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從小到大體育課上的經典項目,仰卧起坐總是讓人又愛又怕:
雖然它有助于鍛煉腹部肌肉,但每次做完都全身酸痛,第二天起床甚至連胳膊都擡不起來……
我們在體育課上學到的姿勢到底有沒有問題?《生命時報》采訪專家為你解答,并附贈一套仰卧起坐的正确姿勢。
受訪專家
中國康複醫學會創傷康複專業委員會委員 亓雲龍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欣
仰卧起坐,有助增強核心力量仰卧起坐本身是項不錯的運動,做對了且能長期堅持的話,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身體的抗衰老核心力量是軀幹力量,鍛煉軀幹通常是指鍛煉腹部周圍的肌肉,穩定的核心有助于提高運動表現、維持良好身體姿态、減少運動損傷。
◎腹部肌肉群用力較多,長期正确做有助增加腹部力量,讓核心肌肉群更發達。
◎刺激腹股溝,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環,還能拉伸背部肌肉,鍛煉平衡感和身體協調性。
為什麼“傳統版”姿勢會傷身?在國内,從小學體育課就開始把仰卧起坐作為最基本的運動項目,很多成年人也用它塑形,每天練習。
但我們常用的雙手抱頭做仰卧起坐,确實一直存在争議。它有以下兩大缺陷:
No.1 對頸椎不友好
當雙手抱頭做仰卧起坐時,為了彌補腹部力量不足,往往通過雙臂使勁,向前拉動頭頸,帶動整個軀幹向前驅。
這樣一來,頸椎和頸部軟組織承受了很大的外力,若受力不均,不但會造成肌肉和韌帶拉傷,嚴重時會造成急性椎間盤突出等。
No.2 對腰肌不友好
很多人做仰卧起坐時,使勁擡起上身,用雙肘接觸膝蓋,但不注意膝蓋彎曲的角度;
很多時候成了大腿根部肌肉在工作,而不是腹肌用力,這容易導緻腰肌勞損,甚至壓迫頸部神經。
仰卧起坐正确版姿勢詳解
身體仰卧在墊上,頭部與軀幹保持正直,目視上前方。
把手靠于身體兩側,适應後便可雙手交叉貼于胸前;待能力增強後,可采用雙手肘關節打開,放在頭兩側或輕捏耳朵。
雙腿屈膝90度左右,雙腳分開與臀同寬,平放在床上。
過程中要收緊下巴,集中腹部力量,緩慢輕柔地将頭、肩、背向前卷縮。
再集中腹部力量,緩慢地将背、肩、頭還原到起始位置。向前卷腹時吐氣,還原時吸氣,切忌猛地發力。
要點1:雙手别抱頭
雙手抱頭會導緻背部彎曲,腰椎間盤壓縮。此外,下意識地雙手用力抱頭,還會在無形中加重頸椎的壓力。
要點2:腰部别離開地面
腰部和尾椎(骶骨下方)不要離開地面,不然會使尾椎骨受力摩擦,引起尾椎骨不适或腰酸,甚至磨破尾骨處的皮膚。
我們可以觀察頭部或手肘會不會觸碰到膝蓋,如果會的話,表明腰已經離開地面,注意改正。
三類人不适合仰卧起坐做完仰卧起坐後,可四肢伸展平躺在床上,用手臂和手肘做支撐使背部稍微離開床面,然後放松躺回床上,反複做3~5次。
以下三類人不适合做這項運動:
1. 久坐不動族
很多人不但久坐,還低頭彎腰,讓頸椎和腰椎承受了較大的壓力,此時直接做仰卧起坐,會讓頸椎、腰椎受到二次壓迫。
建議先起身做做拉伸運動,再進行仰卧起坐。
2.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仰卧起坐牽涉到臀肌和腹肌,這類人做更容易導緻脊柱受損,還可能壓迫腰椎間盤。
3. 嚴重的心髒病、高血壓患者
做仰卧起坐可能會因運動量大而導緻身體不适,建議選擇其他運動方式。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