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農村高價收購縫紉機騙局

農村高價收購縫紉機騙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9:30:48

農村高價收購縫紉機騙局?天色暗下來,王錦春想打開縫紉機上頭的節能燈,燈壞了他捋了捋另一根線,扯來不遠處工具架上的另一盞燈30瓦燈泡散發出的燈光不甚明亮,卻把王錦春和張彩枝夫妻倆的臉龐照得柔和,頗有點“鄰家鋪子”的煙火氣,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農村高價收購縫紉機騙局?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農村高價收購縫紉機騙局(守着小鋪子開着便民店)1

農村高價收購縫紉機騙局

天色暗下來,王錦春想打開縫紉機上頭的節能燈,燈壞了。他捋了捋另一根線,扯來不遠處工具架上的另一盞燈。30瓦燈泡散發出的燈光不甚明亮,卻把王錦春和張彩枝夫妻倆的臉龐照得柔和,頗有點“鄰家鋪子”的煙火氣。

從舊貨市場淘來一台縫紉機開始,到後來修鞋子、雨傘,改衣服,踩褲邊,換拉鍊、包扣、拉頭……這對夫妻在杭州的小鋪子已經走過了20年。

9月17日晚上,記者在浙大城市學院門口遇見了他們。夜幕降臨,出來買東西吃飯取快遞的學生慢慢多起來。夫妻倆看着一張張年輕的面龐嬉笑逐鬧,不禁跟着笑了起來。

20年前來杭州,花80元淘的縫紉機用到現在

王錦春今年剛好60歲,妻子張彩枝比他小一歲。20年前,兩人從老家江西來到杭州,靠家傳的縫紉手藝謀生活。

“去當時紹興路上的舊貨市場淘了這台華南牌縫紉機。”王錦春倚靠着縫紉機說,機器上好多零件已經磨得锃亮,“要是買一台新的要幾百塊,這台舊的花了80元。”

小鋪子就這樣開張了。

起初是張彩枝一個人出攤,王錦春在杭州當水電工。慢慢的,張彩枝和附近的居民們熟了,生意漸漸穩定。一個人忙不過來,王錦春辭職和妻子一起幹。這一幹,就是20年。

我們正聊着,對面小店的老闆提着一兜子青菜過來,遞給張彩枝一把,“不知道夠不夠炒一盤,你嘗嘗看。”

張彩枝找來一個塑料袋裝好,慢慢擇菜。

王錦春看着妻子笑笑,開始回憶。燈光下,可以看到兩人頭上有了不少白發。

“那時候這條巷子都是一些小吃店,人很多的。”人多,生意就好,好的時候,這個小鋪子一天能有一千多塊的收入。

“忙是很忙的,有時候還要排隊。”王錦春說。

大概5年前,周圍拆遷,城市改造,如今街道整齊了,他們的老街坊也搬去了杭州各個角落。

拆遷後,生意差了些,但“開學了,生意又會好起來的”。

畢業很多年的學生,從北京跑回來找他們修包

王錦春的“鄰家鋪子”開的是便民服務店,做的也是百姓生意。這些年裡,來店裡縫補的生意少,大多是衣服褲子不合身改大小。修鞋子的倒是蠻多,比如脫膠、脫線。

小件五塊、十塊,複雜些的價格略高,活細緻價格也合适,王錦春的小鋪子這些年積累了不少老客。有的人搬去了濱江,還會回來找。

他們也遇見過比較貴重的單子,“有一次修了一把接近一萬元的傘。”王錦春說,顧客說是從香港買的,傘骨斷了,“我學過水電,修傘什麼的,都是後來琢磨的,那次幫人家修好了。”

他們還幫一個畢業很多年的女孩修好過一個包。女孩在北京工作,那個包扣找了幾家店都沒修好,有次回杭州,她抱着試試看的心思回來找王錦春,沒想到學校門口的王師傅還在。

“修好後她很高興。”王錦春說。

夫妻倆的手藝在一天天的積累中越發娴熟。

縫紉機壞了自己搗鼓,閑暇時再做幾個小馬紮,王錦春還按照自己的需求打了個櫃子,“存放工具很方便”。

在老家蓋起百萬新房,未來可能去廈門給女兒帶娃

從老家出來的這20年裡,夫妻倆有14年沒回家過年,2017年,他們回老家蓋了房子,“建房花了百來萬,還買了輛二十幾萬的車給女兒。”

王錦春夫婦和許多勤勞踏實的父母一樣,節約慣了,兩人現在住崇賢,那邊房租便宜,隻要幾百塊就夠。

騎電瓶車趕到小鋪子單程要一個小時左右,每天家裡吃好早飯,帶着午飯出發,晚上再回家做晚飯。

如今女兒也在杭州工作,但沒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

“我女兒快要舉辦婚禮了。我們可能會去廈門。”王錦春說,女婿以後會在廈門發展,“要是女兒有需要,我們就去幫忙,帶帶小孩呀,也能在那邊繼續做這個。”

眼下,他們說會繼續守着這個小鋪子。

(原題為《80元淘了二手縫紉機 打拼20年在老家蓋起新房 修過上萬元的傘,也有離杭多年的女孩特意回來找他們修包》。編輯張鐘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