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河轉彎處在哪裡

黃河轉彎處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23:24:07

來源:河南日報網

□李樹友

也許是我來自黃河岸邊的城市——開封的緣故,在距離孟州市7公裡一個名叫中曹坡的地方,我在晨光裡撫摸着黃河左堤零公裡方形碑時,心潮難平。

如果不是來到孟州,我不會知道,我那麼熟稔的黃河大堤,起點就隐身在幾座民居前。眼前不足50厘米高的黃河左堤零公裡碑,似乎與綿延千裡的黃河大堤有點兒不相稱,我甚至對它的真實性産生了懷疑。

黃河左堤零公裡碑旁邊,在碧綠的塔松簇擁下,一座由時任黃委會主任袁隆題寫的“黃河左岸堤防起點中曹坡”紀念碑和碑文《黃河左岸堤防發掘記》,幫我解疑釋惑,令我茅塞頓開。

落款為“孟州市黃河河務局,1997年10月30日”的碑文明确告訴我們:黃河左岸堤防千餘裡始于河南孟州中曹坡,曲折蜿蜒至封丘、長垣、陽谷、濟南、濱州及利津,一路阻洪水,擋風沙,護衛兩岸民生。為頌揚政府及民衆治黃築堤之豐功偉績,特于黃河左岸堤防起始處立碑勒石以記之,雲雲。

黃河左堤零公裡碑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是有曆史淵源的,也與黃河孟州段古稱“天下脊梁,南北咽喉”“東部門戶”有着直接關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由山西、陝西流入河南,經洛陽市入孟州,在孟州境内東西橫貫44公裡。黃河流入孟州前,沿途皆為山間峽谷,水流湍急。黃河通過小浪底水庫流入孟州境内後進入平原區,河床變寬,水流變緩,泥沙沉積,河床擡高,形成孟州以東直至鄭州、開封、蘭考世所罕見的“懸河”景觀,曆史上每到汛期,常常泛濫。據測量,開封的黃河河底比龍亭的屋脊都高。

人們形容黃河是“銅頭鐵尾豆腐腰”。以前我以為隻有開封河段屬于“豆腐腰”呢。殊不知,參觀孟州黃河文化苑之後,我才知曉黃河中下遊從孟州到蘭考,所有黃河大堤内的黃河河段都有這種現象。不然,黃河大堤也不會從左岸孟州和右岸孟津一直修到黃河入海口了。隻不過黃河開封段“豆腐腰”比較典型罷了。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黃河下遊堤防工程,遠在春秋中期已初步形成,到了戰國時期已具相當規模。明代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和防守技術都達到了較高水平。現行黃河大堤河南蘭考縣東壩頭和封丘縣鵝灣以上,是在明清老堤基礎上加修起來的,有500多年曆史;以下是1855年黃河銅瓦廂決口改道後,在民埝基礎上陸續修築的,也有160餘年曆史。

黃河大堤右岸臨黃堤計長624.248公裡,左岸臨黃堤計長746.979公裡。左右岸臨黃堤總長1371.227公裡。

黃河堤防,是我國勞動人民同洪水鬥争的曆史見證。西漢水利學家賈讓認為,黃河築堤始于戰國。當時,沿黃諸侯各國“雍防百川,各以為利”,齊國首先在離黃河25裡之處築堤,令黃河回流,西泛趙、魏。趙、魏也在離黃河25裡遠處作堤,把黃河夾起來,使河水隻能在這兩堤間滾動遊蕩,這是曆史記載的最早的黃河堤防。西漢水利專家王景奉命治河,他動用幾十萬人修築了左岸西起孟州,右岸西起荥陽,東到入海口的千裡大堤,使黃河得到初步控制。黃河大堤起于孟州,比右岸的起于荥陽的要長近百公裡,故孟州大堤有“黃河第一壩”之稱。

從空中俯瞰黃河大堤,曲曲折折的黃河左岸與右岸大堤就像鳥之雙翼,又似巨人臂膀,緊緊地把洶湧澎湃、桀骜不馴的黃河抱在懷中,使之安甯,使之“聽話”,使之散發出母親的光輝。

既然黃河左堤零公裡處在孟州,黃河右堤零公裡處在哪裡呢?

據《黃河報》報道,黃河右岸大堤“零公裡”起點在黃河惠金段,它是鄭州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起步區、示範區、核心區。一條滔滔大河從這裡流過,托起4400公頃灘區生态公園,成為千萬人口大城市的“後花園”;一條生态廊道在此鋪開,築就30餘公裡五彩畫廊,成為黃河下遊标準化堤防畫卷的發端;一條美麗公路從這裡穿行,連接起中原古都鄭—汴—洛,成為“三座城、三百裡、三千年”文化旅遊帶的通道。

筆者曾多次遊覽黃河開封段的柳園口,曾在黃河中下遊最後一彎——東壩頭放歌抒懷,也曾在黃河故道銅瓦廂決口處思緒翻飛。但在黃河左堤零公裡處駐足,在金灘碼頭欣賞40米長、12米寬、15米高的黃河第一船,登上遊艇在清淩淩的黃河水上漫遊,在多彩的黃河文化苑徜徉,這,還是第一次。

漫步黃河左堤零公裡,徜徉在綠草如茵的黃河文化苑,與黃河文化親密接觸,我深深感到,黃河文化與黃河文明的博大精深,沿黃人民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的可歌可泣。

本文刊發于河南日報2021年12月6日7版

黃河轉彎處在哪裡(黃河左堤零公裡)1

本文來自【河南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