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8 15:13:25

我老家湖南一個小縣城的,在我們這個小地方,今年才開始實行火葬,之前一直都是土葬,講究的是“人一定要死在家裡,如果是死在外面,辦理後事的時候不能從大門進家裡,隻能是從後門進去,沒有後門的,則隻能是想辦法從窗戶那裡開個門進去。”正因為這個習俗,一些生命快走到盡頭的人,被醫生判了“沒多少時間了”的,家屬會趕緊聯系醫院的救護車,帶着氧氣罐和病人快馬加鞭地往家趕,想盡一切辦法要讓病人的最後一口氣在家裡咽下,而不是走在外面或者是醫院。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如何選擇)1

“從家裡走”這是我們當地每個人對生命盡頭最後的執念。

“走之前,從家裡的大門進去,盡量不要從後門或者窗戶進去!”這是我們當地每個人在生命盡頭的時候,最大的心願。

正是因為這,2017年端午節的中午,醫生告知我們:“你媽媽快不行了,趕緊回家”的時候,我們慌了神,趕緊帶着媽媽回了家,讓媽媽在閉上眼之前,回到了家裡。這樣,媽媽是從家裡的大門進去的。

正因為這,上個月月初,二姐夫的媽媽,腦出血,醫生說沒多少時間的時候,家人們趕緊帶着二姐夫的媽媽匆匆忙忙回了老家,落葉歸根,選擇讓老人走在家裡。

同樣的,正因為這,上個月(7月16日)的下午,在大舅媽的張羅下,家人們趕緊聯系車帶着大舅從醫院回了家,7月17日中午11:58分,大舅在家中離去。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如何選擇)2

正因為這種習俗的存在,所以當我看到日本作家小笠原文雄創作的這本《可喜可賀的臨終》一書的時候,立馬産生了一種共鳴,特别能理解書中46個病患,當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快走到盡頭的時候,他們放棄過度的治療,不選擇待在醫院,躺在病床上悲觀的進入生命的倒計時,而是選擇在家積極樂觀面對臨終、安甯善終!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如何選擇)3

當家人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的時候,你是選擇隐瞞還是如實告知真實情況?

2017年,我的媽媽因爆發性急性黃疸肝炎住院,住院期間,做了三次人工肝手術。原本各項數據有很大的好轉了。沒想到,卻在第三次人工肝手術之後,出現了術後真菌感染。

腸道感染——肺部感染——誘發心梗、腦梗。

醫生第一次下了“病危通知書”,告知我們:“情況很不好,感染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療”。

這種情況下,我們一邊讓醫生無論如何都得救我媽媽,不管花多少錢我們都願意,一邊集體選擇了對媽媽本人隐瞞病情,還笑着告知她:“沒事的,醫生說,有很大好轉了,過些天就能回家了。”

媽媽從住院開始,就惦記着端午節要回去過節的。所以,我們内心無論多難受,在面對媽媽的時候,都會笑着告訴她,端午節我們肯定能回去過節的。

隻是,令我們所有人都無法想到的是:媽媽端午節确實回家了,隻是她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這一天,成為了媽媽的忌日。我,從此以後,也失去了媽媽!

媽媽去世之後,我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當時我如實告知媽媽,讓她自己知道她的生命進入到倒計時的時候,媽媽會怎樣選擇呢?是選擇毫無尊嚴的在醫院繼續治療還是選擇回家,在家吃吃喝喝,和親人、鄰居們聊聊天度過最後的時光呢?”

媽媽去世之後,我寫過多篇文章,詳細說了媽媽最後的日子在醫院的情況。

媽媽最後的日子,過得很不好。每天還在睡夢中,護士就過來抽血了。一天到晚,都在輸液,輸白蛋白、血漿、各種檢查之中度過。就連閉上眼睛了,手背上還紮着針,正在輸液中。

媽媽直到走,都不知道自己真實的病情,不知道自己即将要離開我們了。所以,她沒有任何一句遺言留給我們。等她最終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無法說法,全身冒汗了!

這,成為了我的心病!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如何選擇)4

當70歲以上的父母,得了癌症的時候,并且還是中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

2021年5月,大舅确診肺腺癌,一确診就已經到中晚期了。

當時,家人百般糾結,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呢?

靶向治療找不到靶點,手術治療已經不能做了,隻能是化療 放療或者是中醫治療。治療,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并且還可能會人财兩空。但是,不治療,誰都不忍心眼睜睜就這麼看着。

于是,大舅媽以及他們的兒女們想盡一切辦法給大舅治病。1年的時間,經曆了6次化療,癌細胞長得太快了,化療效果不好。最終隻能是放棄化療,選擇吃中藥,打止痛針。

今年6月,大舅情況特别不好,好幾次差點就走了。但是,他求生欲很強,和死神做鬥争。赢得了勝利,為自己赢得了1個多月的時間。

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瘦骨嶙嶙的離開了。走的時候,受盡了疾病的痛苦,瘦的身上都沒肉了,全是骨頭,原本140、150斤的大舅,走的時候,瘦的僅80斤左右。

生命至暗時刻該如何度過(當生命走到盡頭該如何選擇)5

人必定有一死,不如笑着離去,徹悟到死亡的喜悅,臨終就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小笠原文雄,,1948年生于日本岐阜縣,醫學博士。

他開設了一個“小笠原診所”,從1989年創立到至今,他和他的診所,已經服務過1500個患者,為其提供居家安甯療護,其中獨居人士超過100人,居家離世率高達95%。

62歲的一級建築師,遠藤崇史,患大腸癌和食道癌晚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部。

他問了醫生一個問題:“如果化療,能治好嗎?”,醫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遠藤不放棄,不斷地追問,醫生隻好明确地回答:“治不好了,即便化療,也隻能延長最多2個月的生命。”

得知這個結果,遠藤果斷地放棄治療,選擇回家療養,接受小笠原内科診所所提供安甯療護,同時繼續工作。

在最後的日子裡,他把工作完成了,他專門跟妻子去了一次寺廟參拜,他有空便陪孫子玩耍,同時,他的兒女們回家的頻率也變多了。這讓遠藤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天倫之樂和家庭幸福。

而他的生存期,比醫院當初說的最長3個月,還多活了2個月。

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地閉上了雙眼。

……

在《可喜可賀的臨終》一書中,小笠原文熊通過46個重病的人選擇放棄治療,在家臨終的故事,诠釋了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讓重病的人住在自己家中,睡在最舒适的床上,鮮少痛苦,與親友相聚,盡情地道謝、道歉、道愛和道别之後有尊嚴地離去。而不是生活在 ICU 病房,衣服脫光,隻蓋着一床床單,床單下面則是全身被插滿管子,時不時來個電擊、壓胸,緊急搶救,最終無力回天,孤零零的躺在冷冰冰的病房,身邊連個親人都沒有的離去。

這不是對生命的放棄,是對自己的尊重,被病痛制約太久的身體,想在最後為自己再“活”一次,即便生死有命,但依舊想相信自己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哪怕隻是一種。

如果離世的人能走得充滿希望、心滿意足、毫無牽挂,即便離别是傷感的,家人卻依舊可以笑着相送。

這,便是可喜可賀的臨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