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置業本是讓人高興的事,但大渡口的一位小姐姐買完房就後悔了,80萬換來一棟左右為難的房子,急得她邊怪自己手賤,邊上網發帖求助。
小姐姐本是大渡口土著,抱着半投資,半剛需的目的,在大渡口遍尋多處二手房源。
為啥看二手房?小姐姐說,因為手裡錢不多,隻有80萬,想一次性購買,2居室或者3居室的都可以。
她在大渡口看了很多房子,都不滿意,有的業主賣房亂喊價,也真想賣房子的,小姐姐又對人家的房子不滿意。
前後找了5、6個中介,看了幾十套房,小姐姐累了,也猶豫了。想過買新房,可惜全款不夠是個坎。
這時熱心的中介來了,一陣安慰關心加推薦後,帶着小姐姐來到了九龍坡陶家,一棟戶型漂亮,建面109平米,總價才72萬的房子出現了,小姐姐立馬全款拿下。
結果,回到家的那一刻就開始後悔,第二天更是後悔得焦躁,上網發帖求安慰。
小姐姐認為,從大渡口到陶家開車都要半小時,坐車起碼1個半小時,而且周邊沒有好的學校醫院,配套設施目前基本沒有,這72萬買來的房子,自住不方便,出租也很難,确實焦麻了。
小姐姐的遭遇引來衆多吃瓜群衆。
有吐槽買房後悔經曆的
有落井下石看熱鬧的
買房不後悔牢記這5點
錢已交,字已簽了,後悔的大渡口小姐姐,能怎麼辦?隻有涼辦。買房是件大事情,最忌諱的就是盲目買房,一定切記以下幾點,不要犯。
後悔一:跟風買
很多朋友買房的時候,都是被周圍的氛圍和情緒帶動,根本沒明确自己的需要。比如和朋友一起去看房子,在現場銷售氛圍的渲染下,看朋友買了,不買就沒優惠了,老帶新還能優惠,咦,不錯,自己也買。
交了訂金回來細算才發現,首付、月供、戶型其實和自己的實際需求都有出入,結果定金不能退,維權,打官司真是心累。
後悔二:不明确自己的需求
年輕的時候,就想着先買一套再說,單身嘛,買個小房,臨時住,結果轉眼沒多久就結婚生子了,房子明顯不夠住。兩種情況:一種是為了再換房,先租房,把手上的房子賣了,一頓折騰。另一種是家裡有條件,買二套房,但是首付和利率都要上浮,甚至連續供兩套房,或還要租房等房子交付裝修,這種雖然第一套房子可能也升值了,但生活上也是折騰。
後悔三:買房沒有買對
聽着銷售吹噓的學區房,規劃的好小學。其實不明白新房裡少有100%的學區房,公立學區房都是要房子交付有門牌号之後,統一劃片的。
而且,一般新房交房時間是2年,有些學校還要滿足落戶滿1年等等需要,如果孩子2、3歲了還考慮新房,很可能導緻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反而上不了學。
更有開發商最後資金出了問題,解決不了房産證,讓小區的業主娃娃上學遇到了難題。
後悔四:偏聽偏信
買房不細看,宣傳不符實,一個小人工湖恨不得包裝成一片海,做個樣闆區,就說以後是法式、英式、歐式,這都算了。戶型圖不标尺寸,或者隻表粗略的尺寸,效果圖看着一個房價能放雙人床 兩個床頭櫃,還能擺衣櫃,其實放一個單人床 床頭櫃都很将就。
還有,不看戶型平層圖和總平圖,有些戶型或樓棟之間其實有明顯的對視和遮擋,買房的時候都沒發現,交房的時候才知道……這一類還有很多例子!
後悔五:買房隻會挑便宜
剛需受資金限制,買房買便宜,可以理解,一些改善人群,或者投資人群,買房也挑便宜,就不科學了。
改善,就是要改善居住生活,物業管理、小區環境和人群、周邊環境和配套,都是要改善的因素,結果隻會買便宜,除了房子換大了,其他的改善了個啥?
投資更是,投資是挑鑽石,不是買白菜。不怕現在買的貴,就怕以後不貴啊!顯然,這位大渡口的小姐姐就是犯了這個錯誤,後悔不已。
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