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三十多年間,走迹中國大江南北、長城内外,能讓我最為滿意也最為可囗的美食,莫過于廣東的粵菜了。而在古城西安,當我見到了中國烹饪大師、金牌五星行政總廚李壽先生創辦的“砂尊.食補堂”時,不由得眼前一亮。作為土生土長的陝西人,我曾在海南省委工作過十二年,2004年進京後,由于工作的關系,我經常往返于北京和廣東之間,廣州、深圳、珠海、茂名、汕頭、東莞、中山、佛山、湛江……各種美食總讓我饞涎欲滴,一聽到海鮮這兩個字,我就不由自主地眉開眼笑,合不攏嘴。然而,這麼多的美食是怎麼做出來的,我卻很少關注。
今年清明節期間,在古城西安北郊的鳳城七路,我見到了1973年10月6日出生于廣東茂名的中國烹饪大師、金牌五星行政總廚、粵菜米其林廚師、廚皇年度之星、廣東省港澳美食周刊封面人物、“砂尊·食補堂”品牌創始人李壽先生,在一邊喝茶一邊娓娓道來的交流和細細品味中,我終于明白了他的這句“一輩子,(隻做)一件事”的深刻内涵。
其實,在餐飲這條道路上,李壽先生從廚已有三十餘年,他之所以始終如一地堅守“一輩子一件事”的信念,并經過八年的時光探索研究,潛心沉澱,創立了今天的砂尊食補堂品牌,關鍵在于蒸、焗、煲、炖。這四個字既是砂尊食補堂的一大特點,也是砂尊用“沙煲”制作菜品,最大限度保留菜品的原汁原味的奧秘所在。
李壽告訴記者,他的廚師每天早上五點就開始采購當天需要用的食材,并且必須新鮮,絕不昧着良心,因為他的做人原則就是一諾千金,誠信第一。他說,在大自然界,每一種食材在廚師眼中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為了保證營養,他認為還是蒸、焗、煲、炖的好。“食與器的溫暖相伴,在平凡的日子中,總是讓人難忘。”
當記者追問李壽,他的所有菜品為什麼隻用砂鍋時,他說用 “沙煲”制作的菜品,能夠賦予他的靈魂與生命,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菜品的原汁原味,同時避免了營養的流失,這就是“鍋物”的迷人之處。
當然,如今是全民大健康時代,李壽先生總是難忘家鄉湛江的特有小海鮮,在經過4-6小時的慢炖後,最後出鍋的砂尊,持續傳承着食材的本味,它與砂尊的美食文化,以及門店的裝修風格一脈相承,既保留了粵菜的考究和精緻,也延續了廣東人用食物凝聚顧客之間的親情、愛情、友情與人情,回歸了大自然。在三十多年的廚藝生涯中,李壽先生這種始終如一堅持返璞歸真的匠心品質,還原食材至純至真的奮鬥精神,總能讓人感受到普天之下,唯有粵菜令人味覺銷魂的魅力和無窮力量。如果你有一天到了古城,可别忘了,“砂尊.食補堂”這五個字将會讓你茅塞頓開,味覺似海,心潮澎湃。(本台記者李長征 楊欽棉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