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村位于博羅橫河鎮的東北部,今年來,石湖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村委牽頭成立農村合作社,流轉了125畝土地,通過資源整合,統一規劃,發展特色種植業,助力村集體增收。秋冬之際,正值稻谷收割、田薯和菜心采摘的季節,收割機、村民們都在田間地頭忙碌着,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下面跟着小編一起去看看石湖村的好“豐”景吧~
稻谷飄香,滿目金黃風吹稻浪,豐收在望,石湖村的稻谷粒粒飽滿、随風搖曳,收割機在田間地頭忙碌着,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秋日豐收圖。正在收割的這片稻田是石湖綠保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隻澆灌有機肥,加上石湖村良好的自然環境,種出來的大米軟糯香甜。這已經是自石湖村成立農村合作社以來收割的第二批水稻了,撂荒的土地被利用起來化身豐收田,村集體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在希望的田野播種希望的種子,茁壯成長,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時下,正是田薯、菜心采摘收獲的季節,在石湖村,42畝田薯和15畝橫河菜心也迎來豐收,村民們正彎着腰,忙碌地進行收割、裝筐,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石湖村種植的田薯和菜心隻澆生物有機肥和農家肥,運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天然健康。同時,得益于橫河自然環境優勢,有着優質的水資源以及無污染土壤,種出的田薯軟糯香甜、菜心鮮嫩清甜,令人垂涎不已 。
石湖村“豐”景如畫,不同的人對此“豐”景都有什麼理解呢?石湖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偉鋒表示,撂荒地變“豐收田”,不僅村集體收入增加了,還帶動了本地村民的就業。“開始實施的時候遇到不少困難,但是大家集思廣益、齊心協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幹,如今喜獲豐收,前期的努力終于有了收獲。”李偉鋒說道。對于普通的村民來說,除了租地的租金,農忙時節去幫忙還可以拿到工錢。村民鄧叔說:“豐收當然開心呀,能增加收入嘛!而且平時就在這邊幹活,每個月能拿到差不多2000元的工錢,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還能照顧家裡,我很滿足了。”
土地活起來,村民富起來,村集體經濟強起來。近年來,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石湖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支持下,石湖村逐步摸索出了通過成立農村合作社,流轉撂荒地,發展特色種植業的緻富路。下來,石湖村将繼續強化黨建引領,凝聚黨群力量,緊緊圍繞“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這一奮鬥目标,帶領群衆齊心協力謀發展,積極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思路舉措,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