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巨獸龍的外形酷似霸王龍,甚至很多人将其誤認為是霸王龍,其實南方巨獸龍與霸王龍有着明顯的區别,最大的區别就是南方巨獸龍的體型比之霸王龍要小很多,而且是恐龍家族中最矮的食肉恐龍,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巨獸龍的文章!
南方巨獸龍屬(學名:Giganotosaurus)又名南巨龍、巨獸龍、巨型南美龍,是鲨齒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于9千3百萬至8千9百萬年前上白垩紀土侖階。它是最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較棘龍小型。它的化石是在阿根廷發現的。它的學名是由古希臘文的“γιγας”(巨大的意思)、“νοτος”(南風的意思)及“σαυρος”(蜥蜴的意思)組合而來。
南方巨獸龍與其親屬,如魁纣龍、馬普龍及鲨齒龍,都是鲨齒龍科的成員。在2006年,科裡亞與柯爾将南方巨獸龍及馬普龍都編入南方巨獸龍亞科,使人聯想它們之間的關系。
南方巨獸龍的最初化石就存放在阿根廷内烏肯的卡門菲耐斯市立博物館,而其複制品則在其他地方,如悉尼的澳洲博物館都有展出。盡管南方巨獸龍是在近期才發現,但它們已在大衆文化中出現。南方巨獸龍出現于《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的特别節目《巨龍國度》(Land of Giants)。在節目中,南方巨獸龍可獨自獵食,也可成群獵食阿根廷龍。在環球影業出品的《曆險小恐龍》(Land Before Time)第五集中,一隻南方巨獸龍遇見五隻恐龍,并即将殺死它們,它擊傷兩隻暴龍,但淹死在海中。南方巨獸龍也出現在IMAX電影《巴塔哥尼亞的巨獸》(Dinosaurs: Giants of Patagonia),在電影中羅多爾夫·科裡亞(Rodolfo Coria)介紹在阿根廷的主要挖掘地點。
巨獸龍發現及物種
卡洛琳南方巨獸龍(G. carolinii)是由業餘化石搜尋者魯本·卡羅利尼(Ruben Carolini)于1993年在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的利邁河組中發現。它是由羅多爾夫·科裡亞(Rodolfo Coria)及利安納度·薩爾加多(Leonardo Salgado)于1995年在《自然》科學雜志上描述的,并命名為南方巨獸龍,種小名是以發現者為名。
正模标本(編号MUCPv-Ch1)是約有35%完整的骨骼,當中包括頭顱骨、盆骨、大腿骨及大部分脊骨,身長約12.2到12.5米。[2][3]另一具标本(編号MUCPv-95)較大。這個最大的南方巨獸龍标本估計有13.5米長,及9至10噸重。[4]南方巨獸龍具有獸腳類中最大型的頭骨,正模标本的頭骨估計約1.6至1.7米長,第二個标本約1.82米長。
巨獸龍古生物學
卡洛琳南方巨獸龍(G. carolinii)的頭部較暴龍為大但腦部則較小型,形狀及大小像香蕉。它的嗅覺區發展得很好,可見它有很好的嗅覺。
南方巨獸龍的頭顱骨是異特龍的兩倍大小,牙齒的長度為20公分。手部有3指,上有利爪。大腿的股骨比暴龍的股骨還大,股骨與腰帶相連。結實的尾椎強化尾巴。
在南方巨獸龍附近發現了泰坦巨龍科化石,令人猜測這些肉食性恐龍是獵食這些巨型草食性恐龍。相關的鲨齒龍科化石在發現時是一群的,所以有認為它們是集體狩獵的,而南方巨獸龍可能有這種習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