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腐起源咱們山東的傳統小吃,幾乎大人孩子早晨都吃過的早晨之一,深受群衆喜歡,老豆腐潔白明亮,鹵清不淡,吃的時候很香。
最時興的是德州的“平原老豆腐”,濟南“商河老豆腐”聊城的“高唐老豆腐”三個口味不同,受衆人群也不一樣,價格實惠,現在一般是2-3元,幾乎遍地都是。非常實惠。
平原老豆腐平原人老豆腐的精妙之處在于:老豆腐的鹵和油,制法獨特頗具功力。鹵用醬油、精鹽加水,放入蔥、花椒、八角、茴香、丁香、桂皮、姜等十幾種佐料,再加入老母鴨和一種肉絲(老者自己說忘記了什麼肉絲)熬制。油用優質棉籽油在溫火上熬,除去油沫雜物。數小時之後,放入蔥、甜醬、花椒、茴香等佐料。另備用優質紅辣椒烹制的辣椒油。配料盛碗時,放入少量雞精。将豆腐腦用平勺片入碗内,加鹵和油後即可。
在平原,很多居民早餐基本以老豆腐為主,既好吃又實惠,百吃不厭。或許對于沒吃過的人來說,平原老豆腐和其他的豆腐腦沒什麼區别。但對平原人來說是有着極其特殊的感覺的。多少人都是吃着老豆腐長大的。
商河老豆腐
商河隸屬濟南,是濟南市北邊的一個縣,商河老豆特有的美食,豆腐以其潔白如玉, 韌而不松,舀起一勺來,一口就到肚裡去了,細膩滑爽,柔若無物。
豆腐腦是澆鹵子,而老豆腐的調料比較豐富,食者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适量添加調料。調料有麻汁、醬油、韭菜花醬、辣椒醬、香菜等等,商河有句俗話“吃老豆腐别貪豆腐多,主要吃的是味兒”。
商河老豆腐距今一千年的曆史,再過去人們把豆腐當作過年過節招待親友的重要食品,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人們為求得生存,有頭腦的手工業者,以做老豆腐為生,換取其他食品,随着曆史的沿革,老豆腐的生産工藝逐步得到改進,加上調味品的調和,老豆腐作為美味食品逐步保留下來,發展至今。老豆腐,是商河縣民間大衆小吃,其做法與做豆腐腦基本相同。但由于調料不同,風味各有千秋。由于物美價廉,大受群衆歡迎。
高唐老豆腐
高唐老豆腐口感嫩滑有韌性,不膩,做法最突出的特性就是高溫熱點豆腐腦,普通的點腦都是80多度,坐在攤前喝完老豆腐,實在是一種享受。很受家鄉人歡迎,而且經濟實惠,很多在外地的高唐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喝碗老豆腐,有部分省内外領導,企業老闆及周邊地區的新老客戶、各界朋友專車來高唐喝老豆腐。
老豆腐的湯料、鹵和油,制法獨特頗具功力。鹵和油的制作有獨到之處。鹵用優質醬油和精鹽加水入鍋,入八角、花椒、茴香、丁香、桂皮、姜等10餘種佐料熬制;
早在80年代就曾經上過電視、報紙及相關刊物,并作為地方名吃而載入《高唐縣志》,名揚省内外。有句俗話說的好:繞到一百走高唐,半碗豆腐吃的香。
您最中意那種豆腐腦呢?,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