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以來關于降息的預測終于落地。12月20日上午,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此前為3.85%),降息幅度為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5%(保持不變)。值得注意的是,這是1年期LPR時隔20個月後首次出現下降,已連續一年半保持不變。
南都記者了解到,自2007年以來,我國共經曆了五輪周期性的降準-降息操作。上次正式降息(LPR降息)于新冠疫情後,2020年4月20日央行大幅降息,5年期LPR利率下調為4.65%。此後過去1年多時間裡,LPR利率一直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
利率是深圳實體經濟和樓市的敏感神經末梢。在業内的共識中,1年期利率主要是給實體經濟貸款的參考利率,5年期利率主要是給房貸利率做參考。那麼,此番小幅降息,對于深圳帶來哪些影響?對經濟、對資本市場、對樓市能否構成利好?
對實體經濟:
深圳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93%
這次降息,有多重因素的疊加,“扶持實體經濟”信号較明顯。早在12月6日夜間,一紙降準令已為深圳實體經濟的跨年資金之困帶來緩和。“降準而不降息,猶如錦衣夜行”。一位業内人士向南都記者坦言,“貨币政策想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如果光降息不降準,就成了有價無市。”
那麼,央行對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為3.8%,對深圳企業意味着什麼?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認為,這是息口普降,利好諸多行業,尤其是對基建、消費等行業,但是實際效果要看水想往哪些行業或企業流。鄭磊進一步分析,要解決中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部門的融資難,其實難度在兩方面:一是成本高,也就是利率高,二是指資金不願意去實體經濟部門,因為銀行放貸款是有偏好的。
在降息通道下,融資成本一直是深圳沒有最終正确答案的難題。不過,深圳金融監管部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深圳銀行業國标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3萬億元,同比增長30.14%。上半年,深圳全市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93%,較2020年的較低水平進一步下降了0.22個百分點。顯然,這道難題有了新解。
對樓市:
5年期LPR保持不變,是否繼續強化房地産調控?
上周,深圳樓市貸款利率有所松動,部分股份制銀行先行破冰,首套房貸利率下調為4.95%(即LPR 30BP),二套房為5.25%(LPR 60BP),部分銀行解釋是“對首次購房和改善性換房的客戶給予優惠利率”。記者注意到,目前深圳市場首套房的主流按揭貸款利率為5.1%,二套房為5.6%,這一利率自今年5月起執行至今。
這個信号引來了降息的諸多預測。不過,按照央行的本輪降息,隻針對1年期LPR利率降息,而不涉5年期。是否意味着繼續強化房地産調控?
财經專家劉曉博認為,隻給1年期利率降息,固然有支持實體經濟的意思。不給5年期LPR利率降息,主要原因是此前房地産貸款“加點”比較多,現在可以先降低“加點”。有必要的時候,再降低5年期LPR利率。
對于未來預測,劉曉博認為,從寬貨币(政策寬松)到寬信用(企業積極擴大再生産),還需要時間來傳遞。展望2022年,估計還會有一次全面降準,可能還會有一次小幅降息。
光大證券分析師也認為,LPR反映的是貸款市場的供求狀況。LPR“降息”有助于穩定宏觀經濟,也制約了收益率的下行。
對債市、股市:
提升市場對風險資産的偏好
此次LPR降息在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傳遞逆周期政策持續加碼信号之餘,在幅度與結構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國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陳洪斌對南都記者表示:“首先,1年期LPR僅降息5bp,表明央行對降息持謹慎态度;其次,1年期降低、與按揭貸款聯系密切的5年期不變,堅持了房住不炒政策部署。”
陳洪斌認為,這些幅度與結構上的特點體現出LPR降息空間受限,原因是在銀行存款成本約束下,銀行利潤主要來源淨息差當前處于曆史低位,LPR利率下降會使得銀行利潤降低,疊加經濟下行、銀行貸款壞賬率上升,較大幅度的LPR降息可能會增加銀行體系風險。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從長期來說不排除五年期LPR調降可能。根據民生證券的一份研報,“11月地産指标邊際回暖但仍處于曆史低位,國有背景房企融資好轉但行業融資條件并未系統性轉好。穩定地産的重要條件在于穩定地産銷售。居民信貸主要挂鈎五年期LPR,地産銷售沒有得到改善,五年期LPR就有調降可能。”
那麼,此次降息對于債市、股市有何影響?陳洪斌認為,央行通過降低LPR利率,向市場釋放出貨币政策寬松的信号,利多債券市場,同時提升市場對風險資産的偏好,也有助于股票市場表現。整體來說,當前經濟面臨三重壓力,适度下調LPR報價,有助于實現穩增長的總體目标。
專家分析
李宇嘉(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推動銀行放貸積極性,鼓勵實體經濟貸款
近期,内需偏弱、房地産循環不暢,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等,央行貨币政策比較積極。但前期,央行主要通過降準、推動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等方式來降低銀行的負債端成本。
但11月PPI在高位,意味着原材料價格依舊很高。疫情反複,房地産全鍊條下行,導緻下遊需求很弱,實體經濟對融資的需求并不高。另外,銀行貸款積極性也不高。這時繼續用前端降準等方式,間接推動銀行降低貸款利率,效果不大了。更直接的方式就是降低信貸利率,刺激實體融資需求。一方面,推動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鼓勵實體經濟貸款。
5年期LPR利率沒有下調,我們認為主要還是考慮到“房住不炒”政策的實施。如果下調了五年期LPR,擔心給市場傳達放水救樓市的錯誤信息,違背了“房住不炒”。
事實上,房地産融資政策已開始寬松了。比如,要求銀行加大對合理需求的按揭貸款支持。金融監管部門發布了處置重點房地産企業風險的通知,鼓勵發放并購貸款和金融債券,支持優質房企收購風險房企的項目。
可見,現在對房地産金融政策的調整,還是結構性的騰挪,不會在原則性方面放松。如果未來房地産銷售和投資繼續下滑,五年期LPR也可能會降低。隻有這樣才能進一步降低銀行按揭貸款利率,更好扶持合理購房需求。
盤和林(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降5個基點是當前時段比較合理的下降幅度
此次降低利率體現為非對稱性降息,當前市場實際利率主要通過LPR體現,央行通過釋放流動性,引導貨币供需來調節實際利率也就是LPR利率,利率體現出一定的市場化特征,央行通過多種工具,比如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兩次降準、出台碳減排支持工具、對支農支小貸款定向降息等等,以定向手段來支持實體經濟,從而實現了非對稱降息。對于房地産行業,由于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沒有改變,房貸利率将繼續保持高壓,這可以進一步推動房地産企業降杠杆,也可以推動銀行優化信貸結構,減少房地産信貸的結構性比重。而對于1年期利率降低,則踐行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降低了中小微農企業的融資成本,能夠有效推動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此次LPR1年期的調整幅度依然比較小,降準力度沒有完全體現,但考慮到當前是年底,是各方面流動性較為緊張的時間段,所以此次5個基點的利率下降是當前時段比較合理的下降幅度。由于當前降息的達成是通過流動性供需,所以降息表明年底金融體系流動性還是比較充沛的。當然,資本市場比如A股投資人可能對LPR的降息幅度并不滿意,股市并沒有表現出很強勁的狀态。介于當前美聯儲在為緊縮預熱,投資人預期未來央行寬松次數将受到限制,因為人民币寬松會讓潛在利差縮小。不過個人認為,央行應該抓住美聯儲緊縮前的窗口期,向市場投放足夠的人民币流動性。
采寫:南都記者 盧亮 王玉鳳 見習記者 孫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