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醫生
最近濕氣漸重
給大家推薦這四款“祛濕豆”
分分鐘打敗薏米紅豆!
便宜又有營養
老少皆宜!

一,白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濕

适合現在這個時節的“豆”
我首推的就是白扁豆
白扁豆是健脾祛濕界的常勝将軍
不僅可以補脾益氣,化濕
還善治腹瀉,減少脾胃損傷
而且它也是補脾胃的名方八珍糕的原料之一哦
這幾天後台看到幾條留言
說自己吃了水果
或者吹了風就拉肚子
應該吃一些什麼
這裡教個方法:
把扁豆過水洗淨
放入熱鍋翻炒至表面裂開
表皮金黃,甚至有焦斑
然後搗碎食用
炒過的白扁豆止瀉力更強

如果想通過白扁豆健脾的
建議配着山藥一起
能增強白扁豆補氣健脾的能力
推薦“白扁豆山藥湯”
炒白扁豆30g、山藥30g、陳皮3g
往鍋中加水,小火煮熟即可
适合脾虛、脾胃虛弱、濕氣重的人群
心火旺的可以再加點蓮子
濕熱重的加點炒薏仁
二,蠶豆:健脾利濕,通腸胃

蠶豆除了養肝
它也是祛濕熱的一把好手
《本草綱目》中說蠶豆:
“氣味甘、微辛、平、無毒。”
我們都知道甘味入脾
蠶豆嚼完後嘴巴會留有甘味
所以蠶豆也入脾
且不溫不燥,能夠健脾養胃
蠶豆還有不少其他功效
能止血,利尿,澀精,實腸
還能快胃,和髒腑
有人吃完蠶豆後會脹氣
其實這是“快胃,和髒腑”的表現
揉一揉肚子,把氣放出去
會讓脾胃腸變得舒服

不過在選擇蠶豆的時候
建議選擇新鮮剛上市的
這樣的蠶豆才有健脾祛濕的功效
吃蠶豆可以和冬瓜(或者冬瓜皮)
放在一起煮湯
冬瓜也能幫排水濕
兩者一起能健脾祛濕,緩解水腫
三,黃豆:行氣寬中,清熱解毒

一般情況下
脾胃虛弱的人群
中焦是郁堵的
免疫力也較差
而黃豆恰巧含有一種叫
“大豆異黃酮”的營養成分
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達到“行氣寬中”的目的
黃豆對皮膚也很好
《食療本草》中記載它
“益氣潤肌膚”
在濕熱的廣東、南方
那邊的人就經常喝黃豆湯

除此外
黃豆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本草綱目》說它:
“解百毒,下熱氣”
《神農本草經》說它:
“塗癰腫。煮飲汁,殺鬼毒。止痛。”
黃豆正适合目前
脾胃虛弱、火氣旺盛的現況
不過在黃豆的吃法上
《随息居飲食譜》裡有提醒
“宜煮食,炒食則壅氣”
黃豆一定要
煮熟、煮透、煮爛
才可以食用
最好的方式就是熬湯
這裡推薦一款“三豆飲”
黃豆、綠豆、黑豆各一小把
熬開煮成豆沙狀即可
适合突然發燒、溫病、痘疹等情況
四,豌豆:補中益氣,利小便

豌豆性平、味甘
歸脾、胃經
有健脾胃,助消化
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
《本草綱目》說豌豆是
“百谷之中,最為先登”
意思是谷類中就數豌豆最突出
其地位本領可見一斑
《本草從新》明确記載豌豆“理脾胃”
李時珍也說過豌豆“屬土…多系脾胃”
古時人們飲酒用膳時
就将豌豆搗碎去皮,與羊肉同食
以補中益氣
當然,豌豆利濕除熱能力也不差
《本草求真》說:
“豌豆專入脾胃,利濕除熱。
凡人病因濕熱……服此最宜。“
就是說如果你是濕熱體質的人
就可以吃豌豆清熱除濕
不過豌豆最好的吃法也是煮食
且一定要吃新鮮的豌豆
水份很足,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拿适量青豌豆(未曬幹的豌豆)
加入鍋中煮熟淡吃
對消渴病(糖尿病)有好處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這
除了這四款豆子
你也可以喝點祛濕茶,泡泡溫膽湯
幫助趕走身體濕氣
讓你不再“沉甸甸”“濕哒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