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人們總覺得星座很準

為什麼人們總覺得星座很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0:49:10

為什麼人們總覺得星座很準(都說星座是迷信)1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相信星座,每周對着星座一頓查,想看看運勢如何,有沒有桃花運或者會不會遭小人暗算,據她所說,好多次她按照指示成功逢兇化吉。

與之相對的,我還有一個朋友,則是對星座、占蔔、塔羅牌之類的嗤之以鼻,認為這些東西不過是迷信罷了,小孩子玩玩也就得了,成年人還是要相信科學。相信你和我一樣,生活中也會有這樣兩種朋友,那麼他們這兩種觀點到底誰對誰錯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一、為什麼說星座分析不太靠譜?首先,可以肯定的和大家說,星座分析這種東西是不大靠譜的,為什麼?因為星座本身就不大靠譜啊。

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十二星座屬于黃道星座,它的劃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時代,但是!由于天上的星星,包括地球都是在不斷運動的,他們的相對位置早已發生了變化,星座所屬的日期也發生了變化。拿摩羯座來說,摩羯座所屬的日期是12.22-01.20,但是到了現在,日期已經變為了01.19-02.15。特别是對于處在兩個星座交界處的同學,很可能出現出生的時候是一個星座,現在又變成了另一個星座的情況,這就有點尴尬了。二、雖然但是,為什麼還是覺得很準?比較相信星座解析的朋友,通常會有一種感覺:“我天,他怎麼說得這麼準”、“啊啊,這完完全全就是我的真實寫照啊”,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星座常常讓你覺得說得很準呢?其實,讓你覺得很準真的很簡單,隻需要星座預測的内容符合巴納姆效應還有證實性偏見就行了。1、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福勒這個實驗當時是這麼做的,他找了很多學生,并給了這些學生一段相同的文字:你希望受到他人喜愛,又對自己很嚴格,甚至吹毛求疵;雖然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在日常中還沒有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着柔軟與憂慮的内心;有時候你外向、親和、善于交際,有時候你又内向、謹慎而沉默......福勒讓學生們判斷這些描述是否和自己符合,并且根據精準度從0到5打分,最終的綜合結果高達4.26分,也就是說大家覺得這些描述基本都很符合自己。這就是星座分析讓你覺得很準的秘密。這些分析,經常會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而且大多是比較正面、鼓勵、積極向上的詞句,由于大家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自然就會傾向于相信這些正能量的描述。

下次再看星座分析的時候,你可以試着從自己的星座跳出來,找一個不是自己星座的描述,你會驚奇的發現,诶,好像也挺符合的。

2、證實性偏見證實性偏見是指人們當人确立了某一個信念或者觀念時,我們往往會傾向于尋找能夠證明這種觀念的信息,而那些可能推翻這個信念的觀點會被我們主動忽視掉。那些星座控們,就是落入了對星座的證實性偏見之中,我們知道即使再怎麼修飾,星座分析中肯定有一些不符合我們的描述,但是如果你在此前的生活中,已經建立了對星座的信念,這些不符合的内容往往會被你主觀忽視掉,隻關注那些能夠被證明的内容,可以這樣說,你的大腦為你構建了一個陷阱,讓你陷入星座不能自拔。

證實性偏見可以說是最廣泛的一種心理效應,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相信一些東西,但是那些東西中必然都會包含不合理的内容,當然啦,不合理不代表是錯的,關于信仰的讨論也不是今天的主題,就不多說啦。三、沒必要去黑星座,甚至去鄙視信星座的人雖然前面講了很多星座的“壞話”,但是并不是在抨擊星座,隻是在科普一些知識哈。對于星座,我覺得一種比較健康的态度是,既不要過分相信(在B站上,有關星座的視頻會被提示“該内容僅供娛樂,請勿輕信”),也不要過分貶低。畢竟,星座是一種很好的社交破冰和娛樂的手段,大家剛認識的時候,互相問一下星座,可以很快的拉近距離,然後開始更多的對話與溝通,平時和朋友同事也可以聊星座打趣,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王蘋果

審核:樊春雷參考文獻:[1]文婧, 李依萱. "星座迷信"在青少年中蔓延的現狀初探[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009(004):84-85.[2]朱沁霖, 沈建人. "星座迷信"現象的心理探析[J]. 大衆心理學, 2019, 000(002):44-44.[3]彭梓林. 大學生星座相信程度與巴納姆效應關系分析[J]. 校園心理, 2014.

本文由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出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