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怎麼變白不傷原牙?人的牙齒正處于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态,既是人體中最堅硬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脆弱又難以修複的部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牙齒怎麼變白不傷原牙?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的牙齒正處于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态,既是人體中最堅硬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脆弱又難以修複的部分。
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約有97%的成人正在遭受齲齒、智齒阻生、牙髓炎、牙周炎等口腔問題的困擾,其中20~39歲的中青年,已經成了接受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
按理說随着科技的進步,牙口本該越來越好,為什麼卻越來越多人年紀輕輕牙就“不行”了呢?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讓我們從“齒”開始,和大醫生一起來學習如何守好健康的第一關。
本期邀請嘉賓
1
我們的牙齒為什麼越來越脆弱?
現代的科技進步了,含糖高的食品也更多了。比如,富含碳水化合物、蔗糖的食物有利于産酸細菌的增殖,導緻口腔的pH值下降,在這種酸性環境下,有害細菌會更加猖狂,并會制約有益細菌的生存。有害細菌在酸性環境下積累出厚厚的牙菌斑,牢牢粘附在牙齒上,這是刷牙也刷不掉的。
在食品生産、制備、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及糖漿,稱為添加糖。添加糖不僅存在于飲料、糖果、蛋糕、餅幹、甜點、蜂蜜、糖漿、蜜餞等甜味零食,還可能隐藏在“不甜”的加工食品中,如番茄醬、酸奶、咖啡、膨化食品、芝麻糊、核桃粉、話梅等等。由于添加糖是遊離糖的一種,而遊離糖對身體的危害比較大,所以,要做到保護牙齒,我們應該學會科學鑒别糖類,遠離添加糖;同時,盡量少喝碳酸飲料,避免牙齒損傷。
2
引起牙痛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牙痛的原因有多種,常見的有齲齒(蛀牙)、牙髓炎(牙神經發炎)、根尖周炎(牙根發炎)、牙周病、智齒冠周炎、外傷等原因。出現疼痛是因為牙齒硬組織被破壞,導緻外界各種刺激容易激惹到牙齒中央的牙髓(牙神經),産生了牙痛。其中,齲齒和牙髓炎都是常見的疼痛原因。
我國成人牙周炎患病率在97%以上,牙周炎已成為引起慢性失牙的第一疾病。當我們出現牙痛的時候,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判斷是否需要及時看牙醫:
1、輕度牙周炎:牙龈紅腫、刷牙出血、口腔異味。
2、中度牙周炎:導緻咀嚼無力、牙床腫痛、牙龈退縮、牙根暴露。
3、重度牙周炎:出現牙齒松動、移位、疼痛等症狀,無法咀嚼食物,最終牙齒脫落。
牙周炎還與糖尿病、心髒疾病、不良妊娠反應、阿爾茲海默症等有關聯。
3
保護好一口好牙要注意什麼?
刷牙得刷正确才有效:
1、每天刷牙兩次,每次至少2分鐘,舌頭也要刷一下;
2、刷牙切勿用力過猛,保護牙龈;
3、建議3個月換一次牙刷;
4、平時可用牙線清潔牙齒;
5、牙齒缺失要及時修複;
6、牙龈炎症、牙周炎可選用軟毛牙刷;
7、牙刷單獨放置,避免細菌交叉感染。
牙縫和靠近牙龈溝的位置,既能藏食物殘渣,又不容易被清潔,容易滋生細菌,然後發展成牙結石。而牙結石一旦形成,是很難通過簡單的刷牙來去除的,隻能由專業醫生用專門器械進行去除。我們可以定期洗牙,去除牙結石,保證牙周有一個健康的環境,也可以定期(半年到一年)進行牙齒健康檢查,提前預防牙齒疾病。
“拔牙”是牙痛治療中最後一個選項,隻有當疼痛、缺損已經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修複和保存時,醫生才會建議拔掉牙齒。
護牙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所有在深夜裡被牙痛痛醒過,或是為了看牙“一擲千金”心疼過的人,都知道一口好牙的重要性。
所以,大家都要做到注意口腔衛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做到健康從“齒”開始!
來源:經視健康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