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搜集有關長城故事和傳說

搜集有關長城故事和傳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5 03:30:13

考古,講出更多的長城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李韻

國家文物局8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大進展工作會,通報了北京市懷柔區箭扣長城、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遺址等3項長城考古的重要發現。

2019年12月,兩辦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和重大文化工程,是“十四五”工作的重中之重。長城考古研究和價值發掘,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内容。

搜集有關長城故事和傳說(講出更多的長城故事)1

陝西省榆林市清平堡遺址發現的建築遺迹顯應宮新華社發

搜集有關長城故事和傳說(講出更多的長城故事)2

陝西省榆林市清平堡遺址出土的琉璃瓦當新華社發

保護修繕,強調考古先行

長城修繕過程中,準确掌握其最原始的信息,是确保文物真實性的關鍵,而考古是了解掌握這種原始信息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徑。比如,有的長城外表上看是明代的,其實有可能是利用前朝的城牆加固而成。然而,通常情況下,不可能為了搞清情況去撬動城磚。頂多是某地出現斷崖,考古人員去做考古調查。因此,與長城修繕工程結合起來進行考古,機會難得,同時也是必要的。正如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研究員柴曉明所說:“遺址類的保護、維修一定要考古先行,一磚一瓦怎麼上去的都是有依據的,而不是推測,如此才能保持它的真實性。”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員張劍葳介紹,北京市懷柔區箭扣長城是明代薊鎮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以來,為配合箭扣南段長城維修工程,考古工作者發掘了151号至154号敵台,初步明确了4座敵台結構形制、建造使用過程及受損情況,出土石雷、筒瓦等武器裝備和建築構件,為實施修繕工程和後續展示利用提供了堅實的學術支撐。應用團隊自主開發的“源場景”數字化系統跟蹤記錄全過程,并對修繕過程中的現場信息加以可視化,實現考古清理和修繕工作的過程管理。柴曉明認為,此舉為今後的糾錯提供了可能。他說,如果今後認為可能哪兒有問題,通過這些記錄就可以查找還原。他表示,這是值得在以後工作中推廣的。

邊城考古,充實長城文化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對于曆史時期的城址考古聚焦于都城,而對長城沿線的、邊塞小城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其實,長城作為龐大的體系,其文化内容主要承載于這些邊堡中,正如北京建築大學教授湯羽揚所說:“要通過考古讓公衆知道,長城并非隻是一道山上的牆或者草原上的土壟子”。

陝西省靖邊縣清平堡遺址為明代延綏地區“三十六營堡”之一。根據相關文獻,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清康熙時期平定噶爾丹之後廢棄。陝西省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于春雷介紹,清平堡廢棄後即被黃沙掩埋,城内遺迹保存較好、建築格局非常清晰,而且從未被擾動過,是國内罕有保存原貌的明代長城營堡。它生動再現了明代邊防守備、建築營造、文化與民族融合等曆史場景,是長城文化研究的重要實證材料。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魏堅舉了其中一個很小的例子,立即讓記者感受到了考古在實證、補充史料方面的“功力”。他說,考古發現清平堡留有北門。中國曆史上的北方地區,自漢代以來到金元時期,再至明代,城址是很少開北門的。因為北方冬春季常刮西北風,所以一般不開北門。考古中也發現個别有開北門的,“這種情況下要開北門,一定跟守衛長城有關,這些堡子肯定是在長城以南,開北門就是為了上班,與守衛長城和邊關貿易有關。”魏堅說。

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為西漢雲中郡所屬縣城遺址,是漢代最靠近長城的一座邊城。本次考古在這裡發掘出1座大型糧倉建築,面闊16間、進深2間,總面積近1800平方米。邊城具有十分突出的軍事色彩,糧倉為長城防務提供糧草及武器補給。這是第一次揭示出邊城糧倉建築的形制,為研究邊城該類建築提供了實物資料。内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平表示,這是我國首次在北方長城沿線地區發現和發掘的糧倉建築,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漢代邊城研究的空白,為漢代郡縣研究增添了新的資料。

“通過考古,可以讓長城講出更多故事。”湯羽揚說,“不僅僅是一道牆,還包括它周邊有什麼,它的建築材料從哪兒來,人是怎樣把磚瓦燒制之後搬到牆上……這些都能夠豐富長城的文化感。”

長城保護,得到國際贊賞

在8日工作會最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闫亞林通報,在剛剛發布的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保護狀況報告決議草案”中,中國長城的保護狀況被列入“精選”闆塊。

每年的世界遺産大會,會針對諸多世界遺産項目的保護狀況進行評議,并提出新的要求。列入“精選”闆塊,可以視作是世界遺産委員會對該項目此前一系列保護管理工作的認可。此次,我國長城的保護管理工作獲得了高度評價。世界遺産中心認為,近年來,中國政府對長城積極有效的措施,确保了遺産地突出普遍價值得到妥善保護。

記者了解到,《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印發後,國家文物局組織長城沿線各地和專業機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公布了第一批83個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進一步梳理了長城曆史内涵、時代精神和當代價值,明确了秦漢長城、明長城作為重點的保護思路;集中批複了一批2021年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涉及12個省(區、市)近20個項目,并協調财政部下達了專項資金,優先保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積極開展長城精細化管理試點,在甘肅省啟動了長城監測預警平台建設和省段試點工作;推動長城價值發掘和長城保護理念傳播……

本年度共有三項世界遺産獲此殊榮,長城是唯一一項文化遺産。另外兩項是科特迪瓦的自然遺産。闫亞林表示,如果不出意外,本決議草案将在7月份于福州舉行的第44屆遺産大會上被審議通過。屆時,長城将是繼2018年大運河之後,中國又一項被世界遺産委員會認可的保護管理工作示範案例。

(光明日報北京6月8日電)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09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