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3 19:49:46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郭德綱

七歲從藝,飽嘗世态炎涼,終成“角兒”

1979年,年僅七歲的郭德綱就開始學習評書。随後又開始學習相聲、西河大鼓。1989年,又繼續拜大咖楊志剛為師學相聲,可以說年紀輕輕就練就了“說學逗唱”十八般武藝。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郭德綱讓兒子郭麒麟15歲就辍學說相聲)1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酷。2003年,郭德綱的德雲社已成立7年,依然沒啥名氣,手頭拮據之下隻能去參加真人秀,他被節目組安排在商品櫥窗裡待48個小時,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像猴子一樣被行人圍觀、嬉笑、嘲弄。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郭德綱讓兒子郭麒麟15歲就辍學說相聲)2

“我膩了,我膩了,這是人幹的嗎”。48個小時過去了,幾乎不眠不休,餐餐啃泡面的郭德綱差點就不想拍了。但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赢得了滿堂喝彩。

命運終究眷顧了這位努力的人,兩年後,德雲社大火,郭德綱也終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角兒”。

教育兒子:可以沒文憑,但是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但不可以不讀書。

郭德綱雖然從小學藝,學曆不高,為此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屈辱。

但這沒有影響他的學識,從小郭德綱就一直堅持看書學習,可謂是博覽群書,出口成章,有人說他甚至有做詩人乃至哲學家的潛質。

對于兒子郭麒麟的教育,他秉承着“賞罰分明”原則。即使工作再忙,也會回家檢查郭麒麟的作業,做得好獎勵,做不好就懲罰。

在生活中,為了防止郭麒麟仗着自己“少班主”的身份恃寵而驕。從小郭麒麟也沒有受到特殊待遇,跟郭德綱的徒弟們一起吃大鍋飯,睡大通鋪、一起練功。郭德綱對待兒子的标準甚至要更加嚴厲,要他處處讓着自己的師兄弟們。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郭德綱讓兒子郭麒麟15歲就辍學說相聲)3

天下爹娘沒有不疼愛孩子的,你寵着他,但外面人不都是他親爹。你把他罵夠了,出去之後就沒人罵他了。

盡管在教育方式上很嚴格,但在态度上郭德綱又很民主,充分聽取兒子的主見。

小時候,郭麒麟一開始并沒有打算子承父業去說相聲。而是去從事其他的普通職業。郭德綱也沒有強迫兒子,随着他興趣發展。

但或許基因的力量外加耳濡目染,最終在初三,郭麒麟還是打算去學相聲。

既然要說相聲,那繼續上學顯然未必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了。青少年時期正是記憶力的高峰期,要是錯過這段黃金期,等大學畢業再來學恐怕也難成“角兒”了,于是郭麒麟隻能向父親攤牌:我想退學去學相聲!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郭德綱讓兒子郭麒麟15歲就辍學說相聲)4

盡管内心還是希望兒子将來能接班,但郭德綱也怕兒子隻是一時興起,于是告誡道:可以沒文憑,但是不可以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但不可以不讀書!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郭德綱讓兒子郭麒麟15歲就辍學說相聲)5

郭德綱曾經在親筆自傳《過得剛好》提及對孩子的教育:

在學校可以不讀,在家一定要讀。我給我兒子最近留的功課就是讀一讀《二十四史》,讀《清史稿》,讀完這些東西,我給不了他文憑,但是這些東西我兒子會受用終身。

“讀史使人明智”,退學不代表停止學習,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郭麒麟無論是在專業技能還是文化素養上都成為了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未來注定會扛起相聲界的大旗。

半生經驗,傾注于這本親筆自傳《過得剛好》

對于成名前的這些心酸往事,以及背後的家庭故事,郭德綱一向很少提及。

但在他的這本親筆自傳《過得剛好》中,郭德綱講述了他和德雲社崛起過程中很多鮮為人知的“江湖往事。書裡有很多郭德綱當年的資料和照片,也有相聲圈子的江湖中的各種明争暗鬥的秘聞。通過看這些一手資料,我們才能更了解到為何說郭德綱“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相聲界”。以及他在家庭教育上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能夠“虎父無犬子”,培養出郭麒麟。

郭德綱有幾個兒子大兒子郭麒麟(郭德綱讓兒子郭麒麟15歲就辍學說相聲)6

書中你能看到郭德綱四十多年的人生經驗,讀過之後能讓你比起沒看過的人,對人生有更多的感悟和不一樣的看法,讓你的思維和格局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變得更加明智,也更加勇敢,或許會改變你未來的道路。

此書為官方正版,原價89元,優惠價僅需39元。書的幹貨滿滿,隻需要一頓飯,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獲得郭德綱全部的人生智慧,相信不管是自己閱讀還是轉贈親友,都會物超所值!

大家不要錯過這本好書,點擊下方鍊接立即購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