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6月29日,由AspenCore和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産業集群聯合主辦的“2022國際AIoT生态發展大會”,同期舉辦的“智慧穿戴”分論壇上,各家企業演講嘉賓各抒己見,對可穿戴設備市場進行透徹分析。
早前TWS耳機是引爆智慧穿戴市場的典範,完全取代了有線耳機。在元宇宙帶動下的AR/VR也成為智慧穿戴領域探讨的主角,可穿戴手表在不斷關聯“健康醫療”後能否增加它對我們生活的黏性?
SKG董事長盧書平認為,智能健康産品形态變化存在四個階段:1.0階段是比如柔性、光電、IMU 等新型傳感器在不同的産品形态中的應用;2.0是大型設備的小型化、小型設備的穿戴化的小型化健康産品趨勢;3.0是從健康轉向醫療,注重産品的監測功能的小型化、穿戴化醫療産品;4.0階段主要結合軟件的健康管理、智能化的幹預方式以及醫療幹預手段數字療法、幹預方式的結合。
SKG董事長盧書平
随着晶圓代工工藝的精進,芯片尺寸越做越小,穿戴産品的發展将往小型化方向發展,低功耗、低成本、易用性的需求會變得愈加明顯。如何讓産品更具有易用性,讓用戶用起來更加簡單便利,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袁野表示,“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袁野
九天睿芯專注神經拟态感存算一體芯片研發,廣泛應用于AIoT等對低功耗延時需求強烈的領域。袁野認為,智能感知、智能處理、智能傳輸,是可穿戴的三大核心技術闆塊。例如在醫療可穿戴領域,智能感知是将多維度的信号融合到一起,通過一套算法生成準确的結果;再憑借主控芯片或是大型處理器(如NPU)進行智能化的處理;智能傳輸是目前獲得較少關注的部分,舉例來說,是在射頻傳送端、接收端做智能化處理,實現功耗、效果的提升。
2021年10月,NFC Forum通過了無線充電标準2.0,能支持更小尺寸的天線設計,意味着能解決放置天線空間(幾毫米 x 幾毫米)極小的問題。
NFC技術在移動支付的興起後,在手機、手環等移動設備端大面積應用,比如使用手環支付乘坐公交地鐵,借助數字車鑰匙打開車,藍牙耳機加NFC标簽與手機碰一碰即可實現藍牙連接。
意法半導體MMS中國區市場部經理 孫超
意法半導體MMS中國區市場部經理孫超先生在分享NFC無線充電技術時表示,NFC無線充電是NFC Forum定義的NFC系統工作的第四種工作模式,它的目标是3W以内小功率充電場景。該套标準裡面還定義了更安全的充電控制機制,比如說FOD異物監測、靜态模式和交互模式(進行實時功率控制)。NFC适用于小功率充電,同時天線尺寸更小。NFC充電的目标場景,包括耳機、手表、手環、智能眼鏡、電容筆等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小功率電器。具體方案來看,是在小型化設備上加無線充電的接收端。發射端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專用讀寫器去做發射端或是專用充電底座;二是用手機上現有的NFC功能,這是由NFC Forum定義的一種工作模式,NFC Forum也在推動把協議做到手機,意味着未來手機可以做到原生支持NFC無線充電的功能。
孫超還認為,從應用和技術的角度,NFC仍然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和市場空間。例如,在無源物聯網的技術背景下,NFC标簽可以做到完全的無源,非常适合把一些不具備供電能力或者是不帶有通信功能的物理層的物體,進行信息的數字化。
智能穿戴設備的多重應用智能穿戴設備發展該如何獨立于手機?健康醫療或将成為其發展點之一,當前糖尿病、心血管病、睡眠質量問題、身體疼痛等患者的社會人群不斷增加,社會問題普遍嚴重化。自2016年開始,國家也關注健康問題,賦能政策推動并探索可穿戴設備,智能化健康電子産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長桑技術董事長兼CEO 韋傳敏
長桑技術董事長兼CEO 韋傳敏表示,現在智能穿戴手表也能測量血壓,有通過袖帶阻斷的方式測血壓,也有利用示波法測量或者無袖帶血壓檢測方式PWV計算方法測試。血壓測量在技術上分有創跟無創,無創還分阻斷和非阻斷,阻斷示比如水銀血壓計的檢測方式,它的主要工作是通過袖帶阻斷血管,讓血管在阻斷收放氣的過程根據特征值判斷血壓,這個血壓是通過公式算出來。非阻斷式是現在醫院常用的聽診器,原理是柯氏法;還有示波法是當下使用最多電子血壓計。
關于糖尿病的血糖監測儀已經發展了很多代,第四代血糖儀将會是無創連續血糖監測産品。它能避免有創的痛苦和感染風險,而且是連續監測。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員聶澤東先生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員聶澤東先生表示,目前無創血糖的難點,一是體内/體表标志物和血糖的關聯性,無論是唾液、尿液都存在有這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也就很難真正做到無創血糖監測。其次,對于傳感技術的挑戰,從體内到體表監測的過程中有很多響應的過程,不僅僅是葡萄糖,怎麼去除一些幹擾數據是非常大的課題,也是比較難的地方。還有一個挑戰是對于健康檢測監測,AI能否解決數據、個性化等問題是需要探讨的。
未來穿戴形态會越來越多,技術的主導性會越來越強,穿戴健康的算法門檻也會越來越高。但當下無論是耳機、手表,或者是對VR/AR的定義,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企業該如何在同質化中突出自家某一特點是殺出賽道的關鍵。
本文為《國際電子商情》2022年8月刊雜志文章,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免費雜志訂閱申請點擊這裡
責編:Clover.l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