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指胸膜的壁層和髒層的炎症。此病隸屬于中醫學"胸痹""懸飲"範疇。臨床表現為胸部疼痛,幹咳少痰,寒熱往來,呼吸不暢,甚至氣短難卧,肋脅脹痛。隋·《諸病源候論·胸痹候》曰:"胸痹之候,胸中幅幅如滿,噎塞不利,習習如癢,喉裡澀,唾燥。甚者,心裡強痞急痛,肌肉苦痹,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滿短氣,咳唾引痛"。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其病因多為素體陽虛,肺氣不足,寒濕之邪乘虛而襲,凝聚經脈,痹阻胸脅;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生冷及炙煿之品,損傷脾胃,脾失健運,聚濕成痰,痰阻脈絡,胸陽失展;或病久之人,脾腎陽虛,水濕停滞胸脅,心脈阻滞,形成胸痹血瘀或陰虛内熱。《靈樞·本髒》篇曰:"肺火則多飲,善病胸痹,喉閉逆氣"。
【治療方法】
清熱宣肺,化飲除痰。
【取穴】
肺俞、膈俞、脾俞、膻中、期門、曲池、陽陵泉。
胸膜炎
【方解】
肺俞、膈俞、脾俞皆為膀胱經俞穴,肺俞又為肺之背俞穴,可宣肺化飲逐濕;膈俞為血會之穴,可活血涼血;脾俞為脾之背俞穴,可健脾除濕;膻中為任脈俞穴,又為氣會之穴,可益氣寬胸;期門為肝經俞穴,又為肝之募穴,可瀉肝膽火熱;曲池為手陽明之合穴,可宣肺疏風清熱;陽陵泉為膽經俞穴,有疏肝利膽之功。
【操作】
取刮痧闆,先背部後胸部;再上肢,後下肢對俞穴進行刮拭,以出痧為度。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
【注意事項】
(1)卧床時應注意向患側側卧。
(2)飲食應清淡。
(3)禁食辛辣之品。
(4)适當限制攝水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