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青春都在西北政法
他有一個重要學術标簽——全國知名的研究"楓橋經驗"的專家;最高人民法院對他的工作予以高度評價:"長期以來對于弘揚'楓橋經驗'、創新社會治理有着深厚研究,做出了重大理論貢獻……是'楓橋經驗'專題調研的倡議者、工作落實的實踐者、成果應用的推動者,對于加強'楓橋經驗'理論研究深度、拓展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廣度作出了突出貢獻,成效顯著。" 他就是西北政法大學教授——汪世榮。
汪世榮,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現為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楓橋經驗與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長,法律史學科首席專家,首屆長安學者,中國法律史學會第八、第九屆執行會長,中國法學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法學會唐律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革命根據地法律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孜孜不倦,創造西法大校史上四個第一
1984年,一個青澀的瘦高男生從甘肅偏遠農村考到位于西安的西北政法學院(現西北政法大學),在這裡一口氣讀了七年。本科三年級時,汪世榮積極參加教師和學生組成的"法律服務中心",開始接觸司法實踐。1990年,讀研究生三年級時,法律史學家方克勤教授帶汪世榮一起給本科生上課,水到渠成地把他對專業的興趣變成自己堅守一生的職業選擇。汪世榮談到:"選擇教學崗位,選擇韋伯所說的'以學術為志業',離不開老師們的精心教誨,是他們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了深切的敬意和發自内心的認同。"
汪世榮創造了西北政法學院校史上四個第一:1991年,他考取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張晉藩教授的博士生,成為西北政法學院由本科至博士連讀的第一人;1994年7月,在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受母校邀請回校任教,又成為當時西北地區高校引進的第一個法學博士;五年後他32歲時,成為學校從講師直接晉升為教授的第一人;2015年2月,他主持申報并擔任首席專家的課題"法治文化的傳統資源及其創造性轉化"成為學校首次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
專心緻志,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評價
汪世榮研究"楓橋經驗"始于2005年,那時他擔任校科研處處長,受諸暨市人民政府委托主持橫向科研合作項目《"楓橋經驗"與法制建設》。汪世榮科研的特點就是紮實,強調田野調查和檔案文獻相結合。2008年他主編的專著《"楓橋經驗":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本書印刷1萬多冊,很快售磬,成為"楓橋經驗"研究領域引證最多的專著,他也成為國内最早将"楓橋經驗"概括總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經驗"的學者。
2017年5月,汪世榮挂職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副主任,分管基層法院的指導工作。他關于人民調解的意見和建議被司法部在人民調解制度改革中吸納,他也被司法部遴選為第二批全國人民調解專家。在最高人民法院挂職之後,汪世榮依托司改辦平台,開始謀劃把研究優勢轉化成工作優勢的方法。他一直遵循的理念是"知行合一","研究者不是旁觀者,研究者應當是參與者,是社會的建設者和學術的推動者。"
2018年10月,由汪世榮擔任首席專家的陝西省"三秦學者"西北政法大學基層社會法律治理研究創新團隊,通過紮實、深入、長期持續的調研,在法律出版社推出"楓橋經驗"系列研究三本專著:《"楓橋經驗":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實證研究》、《人民調解的"楓橋經驗"》、《"楓橋經驗":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第2版)》。三本書在全國政法系統受到重視,被"楓橋經驗"陳列館悉數收藏、展出。汪世榮教授還是全國第一個在權威期刊《中國法學》發表"楓橋經驗"主題論文的學者,該論文被新華文摘2019年第7期法學欄目全文轉載。
誨人不倦,重視教學和科研團隊建設
如何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對學生有助益的教師一直是汪世榮的職業追求。為此,他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增強自我知識儲備,力求成為一名"傳道受業解惑"的優秀師者,從而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課堂上,汪世榮教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他特别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經常采取互動問答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他說:"一開始學生可能不習慣,那好,我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回答。學生發現老師提出的問題有意義,回答這些問題對自己的學習有啟發、有幫助,自然會積極主動提出好的問題,并思考如何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
此外,汪世榮重視教學和科研團隊建設,經常和青年教師交流,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鼓勵青年教師身體力行,積極參與、推動學校事業改革發展。
汪世榮每天晚飯後會散步一小時,這個習慣他已經堅持了30年。他認為,人生亦如散步,每一步都要自己踏踏實實去走,千裡之行積于跬步,隻有認真走好每一步,成功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