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0 03:29:36

現代家庭矛盾,最主要的就是婆媳糾紛,而婆媳糾紛的大部分原因就是隔代養育分歧,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繪本,這是一個關于隔代養育的另一種方式,希望現實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如書中的爺爺一樣有智慧。

繪本的名字叫《爺爺一定有辦法》。

故事的小主人翁是約瑟,在他小的時候,爺爺給他縫了一條奇妙的毯子,奇妙的毯子陪伴他度過溫暖的童年,随着時間的逝去,約瑟的長大,這條毯子也老舊了,媽媽說可以把它丢了,可是約瑟不願意,他說爺爺一定有辦法。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1

于是爺爺用巧手把破舊的毯子變成了奇妙的外套,等外套老舊了,爺爺又把它變成了背心,背心老舊之後,又改成了領帶,後來又改成了手帕,手帕又改成了紐扣,最後紐扣丢了,約瑟把這些寫成了一個小故事。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2

繪本采用白描的手法,借助溫馨的生活場景娓娓道來一個愛的故事。

翻開第一頁,一位慈祥的爺爺戴着眼鏡,坐在椅子上,一針一線地縫着一條藍色的毯子。這位爺爺頭戴小氈帽,花白的胡子,身穿一條黃馬褂,在他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針線,地上掉了幾塊做藍色毯子剩下的碎布。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3

約瑟出生了,蓋着藍色的小毯子,在搖籃裡溫暖地睡着。約瑟長大了,媽媽要扔掉破舊的毯子,約瑟緊緊拽在懷裡不願意。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4

這是一個手藝人家庭,爸爸在房間裡認真地做鞋子,奶奶在廚房裡擀面,約瑟拿着毯子來找爺爺。爺爺把它變成了一件藍色的外套,穿在約瑟的身上很合适,約瑟高高興興地穿着它牽着爺爺的手出門了。

後來,媽媽懷了弟弟,約瑟的外套對約瑟來說已經變小了,爸爸在忙着賺錢養家,奶奶在忙着針線活,約瑟又去找爺爺想辦法,小夥伴和大白鵝們都在外面等約瑟,想看看約瑟的爺爺又能變出什麼來。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5

第二天約瑟穿着小背心去學校,老師和同學的表情說明了一切,真棒哦。

媽媽已經生下了弟弟,約瑟的背心也慢慢變小了,爸爸忙着帶弟弟,奶奶在聊天,約瑟又來找爺爺。爺爺把它變成了一條領帶。家庭聚會上,約瑟戴着這條領帶,依偎在爺爺懷裡,看着奶奶為全家人準備的燭光晚餐。

領帶沾到了湯,弄髒了,媽媽建議約瑟把它丢了。

爸爸依然忙着做生意,奶奶在照顧已經長大的弟弟,爺爺又把破舊的領帶改成了手帕。約瑟把收集來的石頭都放到了手帕裡。

手帕也舊了,爺爺又把它改成了紐扣,裝在了約瑟的吊帶褲上,這樣褲子就不會掉下來了。鏡子面前,爺爺彎着腰,雙手搭在約瑟的肩上,約瑟手插褲袋,開心地照着鏡子,好像在說:"爺爺,你真厲害。"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6

扣子掉了,約瑟一臉難過地找爺爺,爺爺也表示沒有辦法。所有人都來安慰約瑟,約瑟去了學校,拿起筆寫下了這個故事。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7

用具體的物件表現抽象的愛,充滿了溫情和詩意。

愛是整篇故事的主題,爺爺對孫子慈祥的關愛,孫子對爺爺的依戀之情,作者通過一條藍色的毯子貫穿全文,這條毯子從約瑟出生就陪伴着他,一直到約瑟上學,變成紐扣丢失,約瑟還要把它變成故事。

那僅僅是毯子嗎?不是,是爺爺的愛呀。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8

毯子的形式在發生變化,約瑟與爺爺之間的愛沒有變。這種愛就體現在,每一次的縫縫改改,又像是爺爺和孫子之間的遊戲。

爺爺的手是那麼神奇,像變魔術一樣。約瑟喜歡這樣的改變,喜歡這樣的爺爺。故事的發展按照時間的順序,故事像連環一樣,一圈套一圈,一個接着一個問題,吸引讀者完成了一次愛的閱讀。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9

雙線故事,用老鼠的故事诠釋着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愛是不變的主題。

還記得爺爺第一次做毯子時,丢棄在地上的布料嗎?去哪了呢,去了地下的老鼠之家。被老鼠媽媽拿來當被子蓋在了鼠寶寶的身上,在約瑟一家忙碌地在地上生活着的同時,一個幸福的老鼠之家也在地下快樂地生活着。

鼠爸爸和鼠媽媽也在照顧着自己的寶寶們,這條藍色的小布也由小鼠毯子變成了外套、背心、頭巾、手帕……鼠寶寶們睡覺、吃飯、學習、聊天、畫畫、勞動、長大,鼠爸和鼠媽盡職盡責,絲毫不比約瑟的父母們差呢,鼠寶寶們穿戴的毯子邊角料衣服也絲毫不比爺爺做得差呢。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10

看,同樣的故事,在人和老鼠身上是那麼和諧統一。這也說明了一個普遍的事實就是,無論什麼動物,愛是聯系我們家人之間的紐帶。

通過繪本,讓我們從爺爺那學會正确的育兒模式。
  • 正确對待孩子的"不舍得"

作為寶媽的我,也曾犯過這本繪本裡媽媽的錯誤,看到破舊的玩具,變小的鞋子,衣服,我就想把它丢掉,可是每次孩子都不願意,我丢出去,他又撿了回來。後來,我家堆滿了各種寶寶用過的東西

寶寶對某些東西非常留戀,是發展自我安慰的重要階段,在心理學上把這叫做"過渡性客體"。過渡性客體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于,嬰兒可以接受依戀對象的分離,因為他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母愛的替代品。

孩子在三歲前容易産生分離焦慮,在與最親密的人分開會擔憂和恐慌,為緩解不安,就會不自覺就會把身邊的物品或熟悉的玩具代替依戀的人,也許是一個毛絨玩具,也許是一條毯子,是這些物品代替我們陪伴了孩子。所以說,孩子去了陌生的環境,比如上幼兒園,戴上自己喜歡的玩具,會大大減輕不安和焦慮。

如果我們大人以髒、破、舊的理由去丢棄掉孩子非常舍不得的東西,是非常殘忍的。還有孩子撿來的貝殼,石頭,小貼紙。這些在你眼裡一文不值,在孩子那卻視若珍寶。這就是孩子的幸福。

尊重孩子對物品的處置權,可以培養孩子安全感,可以建立健全孩子的獨立人格。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11

  • 處理閑置有妙招

比起丢掉、換掉的處理方式,改造不失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好辦法。既可以保留孩子對原物的依戀,又可以給物品賦予新的使用意義。

爺爺在改造的過程中,也是在陪伴孩子成長。改造物品,一方面鍛煉孩子的想象力,也培養了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孩子在動手動腦的愛的教育中長大,就像一顆種子,得到了充分的陽光雨露的照耀。他長大了也能把這份愛和尊重傳遞給身邊的人。所以,看看家裡有什麼寶寶閑置,也許經曆我們巧手一變,又能派上新的用場呢。

隔代養育和老人的教育觀念(隔代養育不全是溺愛)12

《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繪本的意義顯而易見,奇妙的互動中體現了育兒的大智慧,體現了尊重與關懷。

孩子長大了,我們老了,愛會一代代傳承下去,這個故事也會傳遞下去。

這是一套溫暖的繪本,适合家中老人和孩子一同欣賞,有需要的父母可以點擊下面鍊接購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