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對荀子人性論的認識和理解

對荀子人性論的認識和理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6:24:39

對荀子人性論的認識和理解?荀子不僅從“天行有常”中體會出天人合一的“誠”的生态倫理意識,而且重視生态倫理實踐,提出了“制用天命”的生态倫理實踐觀他說:“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盡亡矣大天而思之,孰與物蓄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與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荀子在這段話裡,強調人類的命運在于如何對待自然界,主張既要順應季節的變化使之為人類生産服務,又要施展人類的才能促使其保持不斷繁殖再生,用人力确保萬物成長下去;既要合理利用萬物,又要不造成浪費;不能放棄人類的努力,一心指望天賜恩惠,這樣,才不會“失萬物之情”,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和愛護好生态資源,建立起天下“尊賢而王”或“愛民而霸”的良好社會秩序,避免人類走進“盡亡”的泥坑,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對荀子人性論的認識和理解?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對荀子人性論的認識和理解(荀子制用天命的生态倫理實踐觀)1

對荀子人性論的認識和理解

荀子不僅從“天行有常”中體會出天人合一的“誠”的生态倫理意識,而且重視生态倫理實踐,提出了“制用天命”的生态倫理實踐觀。他說:“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盡亡矣。大天而思之,孰與物蓄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與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荀子在這段話裡,強調人類的命運在于如何對待自然界,主張既要順應季節的變化使之為人類生産服務,又要施展人類的才能促使其保持不斷繁殖再生,用人力确保萬物成長下去;既要合理利用萬物,又要不造成浪費;不能放棄人類的努力,一心指望天賜恩惠,這樣,才不會“失萬物之情”,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和愛護好生态資源,建立起天下“尊賢而王”或“愛民而霸”的良好社會秩序,避免人類走進“盡亡”的泥坑。

關于“制天命而用之”,有些學者誤解為是荀子不講尊重天命,而是鼓吹“征服自然”的論調。這是不符合荀子思想本義的,也是沒有任何根據的。通觀《荀子》全書,荀子主張“天行有常”,肯定大自然的運行是有客觀規律的,人類隻有在充分認識、把握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好主觀能動性,合理利用好自然界。這裡“制”固然有控制、掌握之義,但緊接着講“用”,目的是為了對人類有用,“制”是為了更好地“用”。如果是不尊重自然規律,胡作非為地“制”,如何又能達到“用之”的目的呢?可見,荀子從來都不主張對自然界随心所欲地控制、征服,他講“制天命”是在“敬天而道”的大前提下進行的,他講的“而用之”也包含着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即“長慮顧後而保萬世”的意思,不能僅就一個“制”字,作片面的斷章取義的理解。

實際上,隻有明确将《荀子》此“制”字解釋為“裁”(控制、掌握),才能真正揭示荀子剛健有為的天道觀的實質。對此,焦國成有相當高明的看法。他把思孟學派與荀子學派的用字進行比較後指出:“荀子學派用的‘理’、‘裁’、‘治’等字,實際上是把人放在了主體的地位。在他們看來,天地隻不過是生育萬物而已,沒有了人,天地就會呈現出相當的混亂。用現在的話來說,天隻有通過人,才能保持生态平衡。”我們說,正是由于荀子學派要激進一些,才使一些學者産生了對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的嚴重誤解。如有學者批評說:“生活在古代的荀子沒有意識到,僅僅強調征服自然,而不注意順應自然,不注意與自然相協調,是片面的觀點。”

我們認為,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天命”二字是直接繼承了儒家鼻祖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中的“天命”之義,它們皆指自然規律而言。從孔子到荀子的儒家文獻中,“天命”二字孟子沒有使用過。孟子隻講過:“聖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用“天道”,不用“天命”,而孔子卻正好相反,一部《論語》隻有子貢講過一次“天道”,孔子本人沒有說過“天道”二字。因此,在天道自然觀方面,荀子是有意識地與孔子保持一緻性的。今人多有不識此“天命”繼承之奧妙,而将孔、孟天道觀視為相同,将孔、荀天道觀視為相異,這是欠妥的。孔子講敬畏天命,把“畏天命”看成是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而荀子亦講:“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意即君子與小人相反,君子從大處來講則敬畏自然規律,從小處來講則敬畏仁義禮節。由此可見,荀子也是講敬畏天命的。我們研究荀學,如果隻注重他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而忽視他的“敬天而道”思想,就會得出前面所引的批評荀子“僅僅強調征服自然,而不注意順應自然”的錯誤結論來。

荀子“制用天命”的生态倫理實踐觀進一步豐富了孔子“敬畏天命”的生态倫理思想,把儒學創始人開創的知天命—畏天命生态倫理思想路線發展為知天命—畏天命—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倫理思想路線,這樣,就更具有實踐意義,既維護了人類管理地球的實踐主體地位,又凸顯了人類保護自然資源、使之用之不竭和永葆生态平衡的生态倫理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