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内容充實,語言暢達;
(4)800~1000字。
【簡析】給定材料反映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産”,題目要求的主題也是“保護文化遺産”,兩者是一緻的。
2011年國考申論省部級第四題:請參考“給定資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拟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論點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實,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簡析】材料通篇都是在講黃河治理,但題目給的主題是黃河精神,如果你繞開黃河精神,去談黃河治理,就不行了。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簡析】材料反映的主題是“心理健康”,但是題目要求“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這句話反映的主題是“慢生活”,材料主題和題目主題存在差異。
2014年江蘇省考申論第四題:“給定資料1”中提到“家庭幸福就是‘中國夢’在每個家庭中的投影”。請根據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經驗與感受,自拟标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要求:聯系實際,不必拘泥于給定資料。符合議論文寫作要求。篇幅為800-1000字。
【簡析】材料反映的主題是“家庭幸福”,但是題目要求“根據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這句話反映的主題是“家庭幸福與中國夢”,出現了不一緻。
2015年425聯考申論第三題:資料5”中的“歸零”說法,耐人尋味。請你結合實際、自選角度,自拟題目,寫一篇議論性文章。(50分)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實;
(2)結構完整,論述深刻;
(3)條理清晰,語言流暢;
(4)字數在1000-1200字。
【簡析】材料1到材料4講的全是“習慣”,材料5突然冒出“歸零”,主題為之一轉,但也并非完全隔斷。
要求:(1)自選角度,自拟題目,見解明确、深刻;
(2)思路明晰,語言流暢;
(3)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4) 總字數800~1000字。
【簡析】材料反映的主題是“好政策”,但題目的主題是“好政策與公民德性、理性”,兩者之間不能劃等号。
2017年國考地市級申論第五題:請深入理解“給定資料5”結尾劃線句子“隻要我們能靜下心來向水學習,我們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聯系實際,自拟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明确;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3)思路明晰,語言流暢;
(4)總字數1000-1200字。
【簡析】材料反映的主題是“城市與水”,但題目的主題是“向水學習與提高智慧情操”,兩者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另外,本題完全是對2016年國考地市級申論大作文命題的翻版,保持着高度地延續性。
【總結】當材料主題與題目主題不一緻時,圍繞哪個主題來寫文章?以題目主題為準,同時可以參考材料主題,題目的主題就是你要寫的大作文的主題。,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