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睡覺以及做夢,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類似的經曆:
夢到自己飛檐走壁、淩空而行,可突然間失去平衡,從空中掉下去,雙腿一蹬,你醒了。
在半夢半醒間,發現自己飄了起來,正要睡着時突然一腳踩空,雙腿一蹬,有墜樓感,你又醒了。
說到這,很多人會說:“這我知道,不就是大腦以為我快死了,發個信号讓我醒來嗎?
真實情況,可能沒那麼簡單。
一、認識“入睡抽動”,是大腦在防猝死?這種在睡覺時突然蹬腿的情況,被稱為“入睡抽動”或“肌抽躍症”,是指人在入睡時,身體的肌肉會發生不自主的攣性抽搐,肢體也會随之發生相應的抽搐,同時往往伴有墜落感,有些時候還會出現模糊的夢境,并被驚醒。
據美國睡眠協會調查,有70%左右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經曆一次入睡抽動,這其中有10%的人幾乎每天都會經曆一次。也就是說,入睡抽動的現象非常普遍。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疾病,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入睡抽動都随機發生在健康人群中。入睡抽動其實隻是一種良性的抽動,就像打嗝一樣,是生理性的肌抽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既然這是一種正常現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入睡抽動呢?這方面的解釋衆說紛纭,還有幾個流傳很廣的民間說法。
一種的說法是,當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因為身體太過于放松,大腦以為身體要死了,就傳遞信号給肢體,以抽動的方式證明身體并沒有死。
另一種說法是,這種抽動證明身體正在長高,因為長得快,才會時不時抽動一下。還有人說,抽動的次數越多,證明這個人越能長高。
實際上,這兩種傳言也僅僅隻是傳言,沒有任何一種研究證明這些說法是正确的。
二、如今有更科學的解釋既然這些民間說法都不靠譜,那有沒有科學的解釋呢?遺憾的是,對于入睡抽動的發生,目前科學界并沒有非常确切、肯定的解釋,但有兩個科學假說,受到多數學者的認可。
以心理學家湯姆·斯塔福德為代表人物的科學家們,提出了大腦争奪假說。
湯姆·斯塔福德認為,人的大腦有兩個系統分别控制着人體的睡眠和蘇醒,這兩個系統之間不僅要合作,還要競争。在白天,控制蘇醒的系統讓我們保持清醒;在晚上,控制睡眠的系統讓我們會入睡。而入睡抽動就是兩個系統在相互切換時出現了bug(錯誤)。
圖源網絡
在我們準備睡覺的時候,兩個系統就會相互鬥争,赢家就會取得大腦的控制權。而處于半睡半醒、迷迷糊糊的狀态時,正是兩個系統打得最火熱的時候,身體發生的入睡抽動,就是蘇醒系統在做最後的掙紮。
那入睡抽動伴随的下墜感又是怎麼回事呢?當發生入睡抽動的時候,我們忽然之間從睡眠切換到清醒狀态,為了理解這個動作,大腦就會“編”出一個自己從高處墜落的假象,以便快速适應入睡抽動導緻的清醒狀态。
除了大腦争奪假說外,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入睡抽動和人類的祖先有關,是進化導緻的結果。
科學家認為,人腦在進化的時候,保留了部分樹栖古猿的應激反應模式,在身體肌肉徹底放松的時候,大腦就會誤以為我們會從樹上掉下來,就啟動了這種應激反應模式,快速指揮肌肉運動,以便能在下墜的時候抓住點什麼。而肌肉從放松的狀态,突然轉變成激動模式,就産生了入睡抽動。
三、如果頻繁發生,或與3種疾病相關
雖然入睡抽動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頻繁出現的話,則需要注意了。
1.機體疲憊
如果生活壓力太重,比如長時間加班、睡眠質量差等,就容易使精神緊張,可能會頻繁的引起入睡抽動。
2.體内缺鈣
體内缺鈣引起的入睡抽動,一般會發生在正處于發育期的小孩子和學生身上。體内血鈣含量比較低的時候,容易使得肌肉和神經發生興奮性亢進,繼而引起痙攣抽搐,這種時候可以多讓孩子進食高鈣食物,增加戶外活動和多曬太陽。
3.腦部疾病
如果頻繁的出現了入睡抽動,清醒時會突然有頭痛、頭暈、惡心等情況,這可能提示大腦出現了問題,比如出現了腫瘤、腦外傷後遺症、腦退化性疾病等腦部疾病。這是大腦在發出信号,表明身體健康已經亮起了紅燈,需要盡早到醫院檢查。
想要預防入睡抽動,就要控制咖啡、濃茶等飲料的攝入,保持規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在臨睡前,可以做一些伸展拉伸,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睡前聽一些輕音樂也可以幫助提高睡眠質量。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為什麼睡覺時身體會突然"抖一下"?真是大腦怕你死了?多年的疑問總算清楚了.科普中國.2019-09-11
[2]淩醫生. 睡覺時腿突然抖是怎麼回事[J]. 家庭科技, 2017(11):40-4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