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說起來話長,也不靠譜,卻在民間由來已久,言之鑿鑿。
年畫《白娘娘與許仙》
先說一段故事宋朝初年,李昉等十二人奉旨組建了一個編輯部,在他們編撰的《太平廣記》中記載:唐天寶年間(距離現在1500多年了),有個叫韋栗的人被任命到新淦縣(好像是今天的江西省新幹縣)做縣令。韋栗帶着老婆孩子去赴任,在路過揚州時,小女兒在集市上看中了一面漆背金花銅鏡。韋縣令出身貧寒,除了路費哪有閑錢?于是哄女兒說:“等老爹到任開了工資再給你買。”天有不測風雲,不到一年,小女兒因病而逝,韋栗打發家人護送女兒靈柩回鄉安葬。買鏡子的事早就忘了。
一行人又到揚州,停船靠岸休息。再說揚州集市的一個商鋪,進來一位姑娘,年齡不大,舉止端莊,穿着打扮不是尋常民家女。年輕的小夥計急忙上前招呼。姑娘要了一面漆背金花鏡,扔下錢,款款而去。小夥計目送良久,見女孩上了停靠江邊的船。在小夥計歸賬時,姑娘給的銅錢竟然變成了一串紙錢。
看着挺穩重的一個小姑娘,咋還騙人呢?
小夥計捧着紙錢找到船上。韋家人聽他描述确實是小姐樣貌,可一個死人怎麼能上街買鏡子呢?于是,帶着小夥計驗看船艙裡的棺椁,卻見棺椁上少了一串紙錢。此時,家人想起了去年路過揚州時,小姐要過銅鏡,開棺一看,銅鏡果然抱在胸前。
圖片來自網絡
也許有人會說,在這個故事裡,鏡子僅算個道具,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一個赴任的縣令連個鏡子還買不起嗎?在古代,鏡子還真不是尋常百姓家的尋常物件。
青銅雖不是貴重物品,但在古代,銅鏡的普及率可比70年代的自行車底多了。因此,鏡子在一般人眼裡可是稀奇物。既然稀奇,就容易被傳奇。
鏡子放久了,鏡面還會起一層“蒙”,磨鏡面也是一筆開銷。50歲往上的人會記得,在40年以前,以及再往前,一塊上海牌手表劃了表盤,該有多心疼!因此,銅鏡平時是罩着布的。
就這一罩,便罩出了神秘感,也引出了許多邪乎事。
透視寶鏡據說,劉邦當年進入鹹陽宮時,在秦國庫裡發現一面方形銅鏡,照出來的人是倒影,這還不算奇,更奇的是,照鏡子的人隻要用手擋住心髒,鏡子裡會清晰地映出其他髒器,簡直比現在加強CT還厲害。如果照鏡子的人是個心術不正的女人,鏡子會照出她心張膽顫。相傳秦始皇用此鏡檢驗宮人的忠心,藏奸者殺之。史書上說,見财起意的劉邦最終還是聽了謀士的建議,鹹陽宮原封未動地退了出來。霸王項羽毫不客氣,包括這面寶鏡,卷走了所有能帶走的寶貝,放把火燒了秦王朝的高樓大廈。
莫高窟85窟,“譬如明鏡,頓現色相”
最終,項羽死了,寶鏡不知所蹤。這樣的故事有人信嗎?
護身寶鏡漢朝人劉歆著作,東晉人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裡面寫的都是西漢時,都城長安的事。據說在漢宣帝劉詢做皇帝之前,随身帶着一面由身毒國進貢的寶鏡,差不多和八铢錢一樣大,佩帶身上能得到天神庇佑。據說,正因為劉詢帶了這面鏡子才得以從“巫蠱之禍”中幸免。
大家都知道,劉洵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巫蠱之禍”時,還在襁褓中的也也下了獄,幸被祖母史家收養,十七歲時被霍光撈回宮中,同年即位。劉洵是一位賢君,也是曆史上唯一一個在登基前受過牢獄之災的皇帝,在位25年。
漢宣帝像
牽連“巫蠱”入獄能不死确實是大幸運,外國進貢的寶鏡怎麼也算珍寶了,能在獄中帶入帶出着實叫人不解。佩戴這面寶鏡的是劉洵,不由你不信有天神護佑,若是換了李建成,哪怕是坐上寶座的朱允炆,你也不信了。
鏡子的邪乎事很多很多,咱們接着往下說。
避瘧疾《庚巳編》聽說過嗎?一個姓陸的明朝人寫的短篇志怪傳奇小說集,文言的,以我的水平,讀得萬分費勁,仍舊讀不懂,早失去了對故事的興趣了。
不知道哪個省的,一個叫吳縣的地方,有戶陳氏家中有一面祖傳的古鏡,患了瘧疾的人站在鏡前照一照,從鏡中可以看到這人背後有一團黑影。黑影最怕這古鏡,一照便散了,患者得以痊愈。後來兄弟分家,把古鏡也一分兩半,從此古鏡便失去了祛病功能,成了兩塊廢銅。
哥倆一起開個醫院不好嗎?一面古鏡抵過所有醫療設備,醫生也不用請!可見家和萬事興。
鏡中有鬼明清時志怪小說最多,越到後來,故事越是詳細,情節也跌宕起來。再說一部清朝人寫的《螢窗異草》。
愈某是安徽沈姓家的上門女婿,把老丈人家珍藏的一面古鏡弄到了手,鏡中有個美女,和視頻電話一樣能與人對話。這位美女的來路可不小,自稱是五代時朱全忠的寵姬。朱全忠就是後梁太祖朱溫,可是是個帝王身份。
五代時,天下亂成一鍋粥,戰火不斷,今天是帝王将相,明天可能就成了階下囚,人頭落地。美女死于亂軍,幸遇仙師将其魂魄攝于鏡中,傳世至今。自從有了這面寶鏡,俞某和他媳婦神思恍惚,直至重病卧床,幸虧老丈人發現及時,又将古鏡鎖回鐵櫃,小兩口這才轉危為安。
圖片來自網絡
故事裡的銅鏡無不詭谲得很,估計在古代也沒幾個人信,不過是在茶餘飯後聊以娛樂,或是晚上熄了燈吓吓媳婦而已。
銅鏡的正史在玻璃傳入以前,我們古代用銅制鏡,主要用途有兩個:一是家用正衣冠,畫眉毛描口紅的,也當佩飾用;二是道人用的,和桃木劍一樣的法器。我國已知最早的銅鏡出土于新石器時代的齊家文化遺址中,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了。不禁讓人套用一句詩,此鏡曾經照古人。結合以上故事,真不敢端在臉前照,萬一裡面……老物件,咱個平常人是惹不起的!
傳說是黃帝發明了銅鏡,清朝人孫诒讓在他的《周禮正義》中提到:“黃帝鑄十五鏡……法月滿之數。”意思是說黃帝照着月亮的變化做了十五面銅鏡。隻是不知道是按上玄月,還是下玄月做的,但想了一想後,不管上玄、下玄,銅鏡左右翻轉一下對上了,做十五個是夠的。而《玄中記》引《禦覽》又說:銅鏡是黃帝的大臣尹壽發明的。别管誰做的,都說明咱們老祖宗鑄造和使用銅鏡相當的早。
雙鳳紋銅鏡
從出土銅鏡的制作工藝和紋理上來看,絕不是平常百姓的日常用品,特别是雲雷紋、山字紋、饕餮紋、螭龍鳳紋,其含義哪是随便出入尋常人家的?光是金銀錯紋、透雕紋、描漆紋、螺钿紋、貼金銀等工藝,一般老百姓就玩不起。
當然,古代老百姓也不可能總是趴在井上或河邊“照鏡子”,随着時間的推移,銅鏡形制逐漸生活化,開始走近百姓家,隻是價格并不親民。嫁姑娘時,借面鏡子梳妝打扮是有的。
照妖鏡是透光的,你信嗎?據說“照妖鏡”是一種透光鏡,原材料同樣是銅、錫、鉛合成金,舉在太陽底下,銅鏡背面的花紋能影透過來。說實話,這種鏡子誰也沒見過,簡單的頭腦隻能想到可能與薄有關,或者金屬配比有關?總之,這種透影的銅鏡就是我國古代俗稱的“照妖鏡”!據說在當時,這種鑄造工藝掌握在道士手裡,對外秘而不宣。
咱們鬥膽想一下,你說他們在“降妖伏魔”時,是不是利用銅鏡透影的特性和咱們玩的魔術呢?
透光鏡,還真有記載有關最早的透光銅鏡記載出現在《古鏡記》裡:隋朝大業年間(隋炀帝的年号),王度有一面古鏡,“承日照之,則背紋盡入影内,纖毫無失。”想象一下,背面的紋理一絲一毫都能透過來,說它是玻璃也不為過了。
《古鏡記》你可能不信,北宋科學家沈括總有說服力吧,他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以鑒承日光,則背紋及廿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也是絲毫盡顯!
沈括還分析了銅鏡的透光原理:“鑄時薄處先冷,唯背紋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紋雖在背,而鑒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現。”沈括的意思是說:鑄造時,薄的地方先冷卻,背面的雕紋比較厚,冷卻得慢,兩者形成冷縮差,鏡面出現隐隐痕迹,因此銅鏡出現了透光現象。
不知道我的描述你看明白沒有,我覺得好像挺有道理。
龍紋銅鏡
說到這兒,還真有不服的,元代學者吾丘衍認為銅鏡透光源自鏡面用了不同材料,他在《閑居集》上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假若鏡背作盤龍,亦于鏡面窺劃作龍,如背所狀,複以稍濁之銅填補注之,削平鏡面,加鉛其上。向日射影,光随其濁分明暗也。”大概意思是:若使鏡面透出鏡背的龍,要用濁銅(純度底?還是顔色重)在鏡面澆鑄一個和背面一模一樣的龍,磨平後再加鉛。透過陽光,因濁生暗影而現龍形。
按照吾丘衍的說法,所看見的龍紋不是從背面透過來的,而是正面複制過來的,也就是說“透光鏡”隻透光不透形。
清朝學者鄭複光也參與了有關“透光鏡”的讨論,他在《鏡鏡玲癡》中否定了吾丘衍的說法:“惟夫刮力在手,随鏡凸凹而生輕重,故有凸凹之際,其大緻平處發為大光,其小有不平處光或他向,遂成異光,故見為花紋也。”以此證明銅鏡透光與材料的色澤沒有關系。
别看白紙黑字說得這麼熱鬧,能透光的銅鏡從西漢開始出現,偏偏到清代就消失了,如今實物沒有,制作工藝更沒有。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說啥都是猜測而已。
世外高人:古代透光鏡是怎樣鑄造産生的前文說過,古時候,制作透光鏡的技術掌握在道士手裡。如今,雖然沒有透光鏡傳世,但道士還有。因此,就有“高人”透露了透光鏡的成型過程,是不是真的,有條件的您不妨試試。
制作透光鏡有兩個工藝階段:一、鑄鏡;二、抛光研磨。鑄造,沒什麼好說的,建模、澆鑄,或雕刻,與一般青銅器沒多大區别。抛光、研磨,需要說明的是,銅鏡做出來不是一次研磨定型的。銅鏡用久了鏡面會磨損,或氧化起蒙,反光差,研磨便成了必有的保養項目,也因此産生了專業的磨鏡人。一次一次地研磨、抛光,有時還會再次淬火,由此形成了神奇的透光鏡。
磨鏡圖
據說唐朝道士通過煉丹術積累的合金經驗,嘗試制作了透光鏡。
晉朝人葛洪聽說過嗎?在道界,或者說在中國古代修真、神話領域絕對算得上權威,他在《抱樸子》中寫到:“或問将來吉兇,為道乎?答曰:用明鏡九寸自照有所思,存七日則見神仙,知千裡外事。”又說:“道士以明鏡九寸懸于背,老魔不敢近。”葛老先生的意思是,九寸明鏡能見神,知将來,通千裡。當然了,沒道行的人是照不出來的,具體怎麼個照法,需要什麼儀式和咒語就不得而知了。九寸明鏡還有一個功能——妖邪不敢近,多少年的老魔也不行!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驅邪。這個功能好操作,戴在身上,或挂在家裡都行,也不管你從事哪個職業,三觀也不問。
說到這裡,你知道為什麼有人在窗外和門口挂鏡子了吧。至于現在的鏡子好使不好使,除了都叫明鏡,材質和制作工藝完全是兩碼事,除了影響鄰裡關系,連裝飾都算不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