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網消息:5月17日,萬事達卡發布了一項生物識别結賬計劃(Biometric Checkout Program),消費者未來通過微笑或者揮手既可實現快速支付。
這一計劃以推出新的技術構架為基礎,為從小微到大型等各類商家提供全新支付方式的标準方案。該計劃囊括了銀行、商家、技術提供商等角色,各類角色遵守标準的同時,保障用戶生物識别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目前,萬事達卡正與NEC、Payface、Aurus、PaybyFace、PopID和Fujitsu Limited等機構合作,來确保該計劃能夠産品化與規模化,并探索與國内數據保護“最小必要”原則類似的方式,制定支付數據收集标準。
目前,該計劃已在巴西聖保羅的5家超市中進行測試,技術參與方為Payface和St Marche。
具體的使用體驗方面,用戶通過Payface應用程序來注冊面部和支付信息,注冊完成之後,就可以無需刷卡和移動設備,簡單微笑便可支付。未來萬事達卡還計劃在中東和亞洲進行更多試點。
在官方聲明中,萬事達卡還強調,其并不是首次聚焦生物識别支付創新,如建立在EMV 3DS技術标準上的生物識别卡、終端、可穿戴設備等支付方式,也有借助FIDO等技術标準的線上生物識别支付認證方式。
而在Shop Anywhere(無人商店方案)、增強型非接觸式(ECOS,引入量子計算的非接支付)和Cloud Point of Sale等一系列提升消費者支付體驗,降低支付摩擦的技術創新之後,萬事達卡認為生物識别結賬是其支付創新的下一步。
移動支付網了解到,在此之前萬事達卡所嘗試的生物識别方式,均存在一定載體,如指紋卡;而真正使用刷臉的方案中,更多以登錄時身份驗證存在,而非直接支付,如2017年在北美試點并期望在12個歐洲國家推出的“Identity Check Mobile”項目。
“Identity Check Mobile”項目
2020年,萬事達卡曾希望在美國地鐵中加入“人臉識别 步态識别”的身份認證方式,讓乘客無需購票便可乘坐地鐵,但無落地情況。
這次生物識别結賬計劃,是萬事達卡首次脫離媒介,通過指紋、刷臉等方式進行支付的嘗試,并且不僅僅是試點,而是期望從制定标準規範開始,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而推廣指紋支付、刷臉支付也面臨着巨大的數據安全阻力,如2020年9月,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通過了一項美國最嚴格的人臉識别禁令,不隻是當地政府部門不能使用人臉識别技術,包括商店、飯店和旅館在内等機構也被禁止使用該技術。美國的波士頓、奧克蘭、舊金山都不同程度的禁用人臉識别技術。
此外,2020年1月,歐盟就曾考慮在五年内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别技術,以便有時間研究如何防止這種技術被濫用。此後,歐盟也出台了各類人臉識别應用限制法規。
總的來說,萬事達卡推廣生物識别支付,入局刷臉支付困難重重。技術不是問題,監管才是。
有意思的是,國内也曾出現過人臉與手勢結合的支付嘗試。2018年,微信支付與周黑鴨聯動,結合人臉識别、圖像識别、深度學習以及無感支付等技術,通過“人臉識别 手勢”來完成支付,與萬事達卡的這一計劃有點類似。
微信支付“人臉識别 手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