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格局就是生活的高度

格局就是生活的高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8:47:20

格局就是生活的高度?(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格局就是生活的高度?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格局就是生活的高度(格局是眼界撐大的)1

格局就是生活的高度

(本文首發于“劉潤”公号,訂閱“劉潤”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前段時間,有同學問了我兩個問題:

到底什麼是格局?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坦率地說,這些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但不全面。

今天,也剛好借着這個問題,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給你。

我記得樊登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眼界,是學習撐大的。

這句話說得很好。我現在有一種感受:

格局,是眼界撐大的。


1

格局,是時空的思考

到底什麼是格局?

格局,我們經常會說,是一個人到底在下多大的一盤棋。

有些人揮斥方遒,指揮着一場十萬人的大仗,而有些人,隻是招呼着三五個人在打群架。

有的人,在乎的是整個戰争的勝利,而有的人,隻是在争一城一池的得失。

前者,顯然更有“格局”。

這麼說,當然沒錯,但似乎有點太抽象了。

我的感覺,格局,其實是關于時空的思考。

因此,有兩個層次:空間,和時間。

我們先說“空間”。

這個空間,不是說物理空間的大小,而是說,你能設計怎樣的商業模式,能吸引多少人來參與你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既有“商業”,也有“模式”。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

我常舉一個例子,假如你是種玉米的,但你的水平再高超,玉米再怎麼好吃,如果不和别人交易,都不會有商業。

隻有當你拿着自己的玉米,走到街上去跟另一個人換他養的羊,商業才會形成和發生。

再然後,換了你玉米的人吃飽了,又去養更多的羊,牽着羊又去換了棉花、玉石、香料……有了更多交易,商業才會更加繁榮。

所以,商業的本質是交易。拿我的東西,換你的東西。價值交換,對大家都有好處。

接着,當參與交易的人越來越多,就會有“模式”。

模式的本質,是結構。

你種玉米,他養羊。你想換他的羊,但是他今天不想吃玉米,想換個胃口,吃牛肉,怎麼辦?

你隻有找到養牛的人,先用玉米換一頭牛,再牽着牛去換一隻羊。

這時,你就拉入了一個利益相關者(養牛的人),用新的交易結構(2個人→3個人),實現了這次本來不可能發生的交易,讓每個人都獲益。

所以,什麼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就是我們一直說的,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這些利益相關者,可能是你的員工,領導,客戶,供應商,等等,總之是所有和生意有關聯的人。

那麼,一個人的格局大,從空間上來說,就是設計了一個更複雜的商業模式,吸引卷入了更多的合作方。

格局小的人,他的交易結構,可能隻會吸引幾個人,那做的是一件小事。

格局大的人,他的交易結構,可能卷入上百,上千,上萬個人,那做的是一件大事。

在更大的空間裡,他需要考慮更多的要素,平衡更多人的利益,同時還要把事情做成。這時,這個人才是大格局。

說完了空間,那“時間”呢?

這個時間,說的是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到底是單次博弈,還是重複博弈。

什麼意思?

我也舉個例子。

假如你去一個景區旅遊,走進一家飯店吃飯,明明隻點了300塊的菜,最後結賬時卻花了5000元。

這個時候,你一定知道,自己被宰了。

他覺得你這輩子隻會來這裡一次,他這輩子也隻想和你做這一次生意,這就是“單次博弈”。

然後,在你心裡,也一定會把這個商家永遠拉入黑名單。

但是,如果這個商家,對待每一個遊客,都像對待自己的朋友一樣,靠譜,誠信,你也一定會在心裡,高看他一眼。

然後呢?然後,把這個商家,推薦給你自己的朋友,他也不會因此損失未來的收益。

因為你也知道,他是在和這個世界“重複博弈”。

他不是隻想賺這一次性的錢,他想賺長久的錢。

所以,什麼是更大的格局?從時間上來說,就是懂得和世界重複博弈的人。

李嘉誠先生說,我可以賺7分,8分,但我隻賺6分。

你可能會問,那剩下的2分呢?

剩下的2分,就是對世界的存款。

因此,格局在我心裡,是一個關于“時空”的思考。

空間上,是能設計多麼複雜而有效的商業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時間上,是能以怎樣的長期主義,和世界去打交道。

這樣看來,大格局的人,也許是這樣的人:

和全天下做一輩子交易的人。


2

格局,是眼界撐大的

那麼,如何提升和修煉自己的格局?

從時空的角度來說,就是要真正做好長期主義的精神,和有設計複雜交易結構的智慧。

這種精神和智慧,從哪裡來?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從眼界裡來。

格局,是眼界撐大的。

如果你不知道世界可以是什麼樣子,不知道還有這種方法,那你的選擇可能就會非常狹窄。

要吃過見過,參與過,操盤過。

我也舉幾個例子。

比如說,股權。

現在很多人已經有了基本的股權知識,知道創業時,均分的結構,也許是最糟糕的股權結構。

夫妻二人,5:5吧。兄弟三人,3:3:3吧。

然後,就不知道誰說了算,沒有任何人有話語主導權。等到有嚴重分歧的那天,不歡而散。

于是,開始設計更好的股權結構,721,631等等。既保證了大股東的話語權,也能激勵到其他的合夥人和小股東。

但是,這就夠了嗎?沒有。

還有其他問題啊,假如說你要升任一個合夥人,決定給他股份。請問,怎麼給?

萬一他覺得自己終于熬成老闆,可以不幹活了,怎麼辦?

在很多人的經驗和眼界裡,根本沒有解決方案,隻能抓耳撓腮。

這同樣是有方法的。

可以這樣:承諾給的股權,在4年内全部兌現,每年給1/4。

或者這樣:還是分4年給。10%、20%、30%、40%。

因為一個人的價值,是逐漸體現和放大的。随着他的成長和貢獻越大,兌現的股份越多。

再或者這樣:第一年就分25%,剩餘的股份3年内每月兌現,每個月發2.1%。這會讓他每個月都有被激勵的感覺。

這樣,就可以比較好的解決拿了股份卻不幹活的問題。

可是,有很多人沒有這樣的視野和眼界,在他的腦子裡,也許從來就根本沒有這種選項存在。那麼,他怎麼能設計出一個“大格局”的結構呢?

再比如說,銷售團隊的激勵機制問題。

有很多企業,用的都是業績提成的方法。提成制,挺好的,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的增長下滑,業績提成的制度會帶來很多問題。

最大的問題也許就是,員工賺錢了,公司卻在虧錢。

有的人為了拿業績提成,會用各種方式降價銷售,甚至虧本賣掉,做大銷售額,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公司卻虧得一塌糊塗。

怎麼辦?

如果你有足夠的經驗,也許能夠想到“設置系數”的方法。

什麼意思?

就是在業績提成裡面設置一定的系數,牽引着員工,往組織想要的方向走。

可以這樣:設置價格的系數。

如果是按照公司的指導價來賣,價格賣得比較高,那麼提成點也會高。如果是基于公司的成本價來賣,甚至是特批的價格,那麼提成點就會降低。

或者這樣:設置産品的系數。

如果你賣的是A産品,這是公司的戰略方向,是未來想要打開市場的産品,提成系數就會高,比如30%。如果你賣的是B産品,這是成熟産品,比較好做,就把系數設定小一點,比如15%。

再或者這樣:設置行業的系數。

有些更大的公司,甚至還會設置區域和行業的系數。這個區域和行業,太重要了,必須打下來,系數繼續提高,比如50%。如果這個區域和行業渠道特别成熟,不是想要重點發展的方向,系數就設置成20%。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牽引着大家,員工有利可圖,組織也能繼續發展。

這些方法,對于有些人來說,不過是基本功。但對于另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是頓悟了。

那這些方法,怎麼訓練?當然是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眼界。多見多看,直到融會貫通。

我再給你講個小故事。

2015年,我去爬了乞力馬紮羅,下山之後順便去參觀了當地的土著民族,馬賽人的部落。

你知道嗎,馬賽人有一個“奇怪”的文化,每個男人都能娶100個老婆。

如果不親眼見到,你可能是永遠都不知道的。

我驚呆了!為什麼?為什麼?

這背後,一定有商業邏輯。

因為每一個馬賽男人,在必須在成年時舉行一場成人禮,獨自去草原上徒手殺死一頭獅子。

顯然,絕大多數人是回不來的。也因此,如果這個人回來了,他身上攜帶的就是最優質的基因。

篩選出最強的戰鬥力,把基因傳承下去,就是它的商業邏輯。

然後,如果回到商業世界,你就會發現,有大量公司其實都是這麼做的。比如:賽馬制。

幾個部門,同時做一個業務,跑出來的部門,就是勝者。剩下的,可能就地解散。

這可能就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在商業的運用。

隻有見到了,也許你才能真正的理解。


最後的話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吧:什麼是格局?如何提升格局?

格局,是關于時空的思考。大格局的人,是和全天下做一輩子交易的人。

而想要提升格局,很重要的一點,是提升眼界。

因此,我也和公司裡的同學們說,有機會一定多去外面看看。定期去看,定期去學,定期去聊。

如果沒見過,腦子裡根本沒有選項,那别人在一旁說什麼都沒用。理解不了。

而當你見過之後,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選擇,可以有這麼多選擇。

然後,創新是舊元素的新組合,才有可能創新出更多好的做法。

格局,是眼界撐大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