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相傳是女娲娘娘造出豬的日子,故稱“豬日”。人們盼望着肥豬拱門,日進鬥金。民俗說初三“可安睡遲起”,因為自除夕到初二,夜裡守過歲,早起拜過年,難免有些疲憊,這天就可以在家睡個好覺了。
除了“豬”,大年初三還與一種動物有關,就是“老鼠”。傳說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早早熄燈就寝,不鬧出動靜,就能看到老鼠娶親的隊伍穿過。隊伍中有吹号的、打鼓的、擡轎的,熱鬧極了。初三晚上還要在家中各處撒上鹽和米,與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再加上老鼠繁殖能力極強,也象征着多子多福。因此在民間剪紙、刺繡、木版畫中,常常出現“老鼠娶親”這類的題材。但在不少地方,人們也把老鼠視為貧窮的象征,比如在山東萊州一帶的鄉村,正月初一要貼“老鼠娶親”的剪紙,意為“送窮”。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早上要貼“赤口”。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有一張要放在垃圾上拿出去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于把家中的金銀财寶向外倒一樣。貼“赤口”,是保佑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不幸的災難,多多招财進寶。
用我的剪紙裝點人們的窗戶
講述人:楊智曉(退休教師,河南人,50後)
我今年63歲了,曾經是一名美術老師,退休後才開始學習剪紙,到現在也就學了3、4年的時間。可是一開始學起來,就癡迷不已。這幾年每到春節,我都會剪幾百幅紅色的窗花,送給親朋好友,送上新春的祝福。
記得我小時候,村裡有位大嫂,是個巧手的民間剪紙藝人。隻要她一拿起剪刀,總是能剪出各式各樣惟妙惟肖的圖案。全村人無論婚喪嫁娶,都會去找她剪紙。剪紙就是一門來自民間的藝術,紮根于鄉土,出自勞動婦女之手,寄寓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後來,我學了美術,記得有一天看見我們班裡一位同學創作的一幅剪紙作品,讓我眼前一亮,剪紙這門藝術,又一次住進了我的心裡。它太神奇了,像魔術一樣。特别是折剪,不到剪完展開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剪成了什麼樣子,總是充滿了驚喜。
2015年,我的外孫上了幼兒園,我偶然得知洛陽市剪紙藝術研究會開設了一個剪紙培訓班,一共上20節課,我就報名去參加了。我是越學越喜歡,每天都要動動剪子才高興。我有美術功底,所以不僅會臨摹大師的作品,也常常自己即興創作。雖然學剪紙時間不長,但我的作品已經在不少國家級和市級的剪紙大賽上得過獎了。現在,我是洛陽剪紙藝術研究會會員、理事,還加入了中華文化促進會。我在兩所老年大學代課,還常常走進大學、中學、企業教剪紙。
為了過年給親朋好友送窗花,我從去年10月就開始籌備了,就這麼前前後後剪了幾百幅。過年貼窗花是咱們流傳了千年的民俗。紅紅火火的窗花可以裝點環境,增添節日的氣氛,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窗花題材非常豐富,我剪得最多的是花卉、魚鳥,十二生肖等圖案,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字。
楊智曉作品《吉祥三寶》
今年是豬年,我剪了許多憨态可掬的小豬。有一幅叫《四季》,是四隻可愛的小豬,分别配上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四種花卉。還有一幅《吉祥三寶》,是三隻小豬,送來一個“福”字。還有一幅《全家福》,是根據韓美林的漫畫創作的。我今年還剪了許多小豬,可以夾在手機殼裡,送給周圍的年輕人,他們都非常喜歡。
楊智曉作品《四季》
新春佳節,看着自己剪出來的小豬裝點了大家的窗戶,給大家帶去快樂,我别提有多高興。活到老,學到老,剪紙讓我重新找到了自我價值,讓我老有所樂,我也希望自己能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編輯:邵競
本文圖片:受訪者 提供 題圖說明:楊智曉作品《新年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