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他是同事眼中愛崗敬業、勤勉務實的勞模;是患者心中妙手仁心、耐心友善的醫生,從業9年,幾乎全年無休,一直奮戰在臨床一線;面對疫情,他勇敢逆行,沖鋒在前。
他是楊宏發,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内科主治醫師,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南省優秀共産黨員、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2年8月22日,楊宏發突發心源性猝死,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醫學事業,生命定格在37歲。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内科主治醫師楊宏發。 南華大學供圖
逆行而上
展現醫者仁心
楊宏發的老家位于洞庭湖區的湖南嶽陽。幼年時期經曆過兩次特大洪災的他,親身經曆過全國人民共克時艱、四面八方齊支援的情景,這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報恩的種子。
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楊宏發成為湖南首批支援湖北黃岡醫療隊成員。“一江之隔的同胞遇到困難,我既然有這個能力去幫忙,我肯定是要去的。”組建醫療隊時,楊宏發來不及通知家人,就毫不猶豫報名了。
楊宏發成為湖南首批支援湖北黃岡醫療隊成員。 南華大學供圖
當時黃岡市大别山區域醫療中心隔離病房有53個在院患者,其中有一半是危急重患者。楊宏發主動請纓申請加入ICU團隊,每天在隔離病房工作至少4個小時,最多時需要給近20位患者進行介入手術。
在雙層手套影響手感、護目鏡起霧影響視線的情況下,楊宏發需要确保自己的手術完成得又快又好,才能救助盡可能多的病人。胸腔閉式引流、動脈置管、氣管插管……病人咳嗽會有大量載有病毒的氣溶膠噴出。楊宏發的每一次操作,關乎着患者的生死,也承受着随時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愛崗敬業
始終堅守臨床一線
“發哥無論是在帶教還是工作,我都覺得他是個盡職盡責的醫者。”在楊宏發的學生兼同事白楊眼中,這位親切和藹的研究生學長,不僅脾氣好、技藝精湛,還随叫随到。無論多晚,隻要聯系楊宏發,他都會盡快趕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楊宏發是同事眼中愛崗敬業、勤勉務實的勞模。 南華大學供圖
作為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内科介入手術的中堅力量,來不及吃上一口熱飯已是習以為常的事,偶爾忙到轉不過來的時候,5分鐘内解決吃飯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實在我們醫護人員之間,這些都是小事,沒什麼好去渲染的,病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這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基本職業操守。”楊宏發生前在接受采訪時,曾反複強調不要突出個人所做的犧牲,這些對一名醫生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事。
2021年9月,楊宏發考取南方醫科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熟悉他的同事回憶,讀博期間,楊宏發一門心思搞科研,絕大部分時間紮根實驗室。
仁心仁術
病人肯定是最好鼓勵
一天走15000步以上,接50餘個電話,楊宏發每天在病房、手術室、診室之間與時間賽跑。從醫9年,愛崗敬業的他成為打開患者生命通道的“救心人”。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在楊宏發看來,一名好的醫務工作者不僅僅是治愈患者身體上的疾病,還應該緩解患者心理上的痛苦。他堅信,醫務工作者應該有人文關懷,而人文關懷就是用心對待每一位病人。
2020年8月25日,一位羅姓老人因冠心病住院,治療由楊宏發全程負責。半個月後,情況得到緩解。老人及家屬出院前為表示感謝,想要親手給楊宏發送上一面錦旗。當時,楊宏發正在做手術,老人和家屬堅持等了3個小時,隻為将錦旗親手送給他。
即使患者已經康複出院,楊宏發仍會向患者留下自己的電話:“我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有什麼突發狀況,随時給我打電話。”
如今,楊宏發的手機依然開着,患者們卻再也無法随時和自己信賴的楊醫生溝通了。得知楊宏發意外去世的消息,領導、朋友、同事、學弟學妹紛紛發文懷念。“繼承其遺志,傳播其大愛,惠及百姓家”成為大家懷念楊宏發的最好方式。
原标題:《緻敬!生命定格在37歲的最美“疫”線逆行者楊宏發》
作者:夏文輝 曾永豔 黃昕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