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古時亦被寫作“篴”。當時隻有五孔,後增為六孔。
笛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多用于獨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間樂隊中,常位于領奏的地位。任何事物都是從簡單開始,然後向複雜發展。樂器的形成必然與社會生活有關,它們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靠野獸的肉為主要食物,在吃肉吸髓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了骨頭管子能發出好聽的聲音,于是就發明了骨制笛子。
《聖門樂志》記載笛的音律譜是“在頭底孔及穿繩眼黃鐘也。”這是“黃鐘”律之笛譜,其聲字、工尺、宮商、律呂音序如下:六孔盡閉微氣輕噓,則“合”字應。自右頭起,放第一孔為“太簇律”,俯唇輕吹則“合”字應;重吹則“清太簇律”,以“五”字應。放第二孔為“姑洗律”,以“一”字應。放第三孔為“仲呂律”,以“上”字應。放第四孔為“林鐘律”,以“尺”字應。放第五孔為“南呂律”,以“工”字應。放第六孔為“應鐘律”,以“凡”字應;重吹則“清黃鐘律”,以“之”字應。
笛的演奏要求是嚴守雅頌之法,即以律呂、工尺相協之法,不可用俗樂吹法,也即不允許超越所謂“止取悅耳導淫,與律呂相去遠矣”之規。孔廟禮樂中的龍笛編制,素來不少于洞箫,其緣就在于竹笛音色富有穿透力,明亮甜美,清爽動人,因此,古人視笛音為竹器中之雅聲。
篪(chí),又寫作“竾”,單管橫吹樂器,與橫笛相似。不同的是,篪的兩端封閉,音色深沉凝重,适于表現悲哀幽怨的情緒。《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沂,就是悲的意思。《釋名》也說:“篪,啼也,聲如嬰兒啼。”
篪器應用曆史大約在三千年以上,它應當是中國竹笛的前身。即使在竹笛進入了廣為流傳的唐宋時期,篪器也依然是以其特殊的風韻在傳統樂舞中沿用不衰。尤其是祭祀樂舞,一直沿襲到20世紀中葉。
孔廟所用古篪與近年的出土古篪大體相同。按春仲和秋仲祭祀各用一調,篪與箫笛一樣,備有“股姑洗篪”和“仲呂篪”各一管。其形制是:“斷竹為之……出音孔末有底,竅其中吹孔,上留竹節以閉音,間纏以絲,髹朱繪雲龍,出音孔垂五條旒蘇。”(《文廟祀典考》)篪身長一尺四寸八,共設八孔。其吹口在右,并略為突出為管面。底一孔,五孔向外,一孔向内,又有二小孔穿繩,合樂時用左手挽其繩而吹之,無膜孔。
《聖門樂志》對篪律和吹法記載得頗為清晰:
如吹笛法,用左手名指挽其繩,橫而左偏。其吹口在右手管而上,較他孔稍大。左尾上有穿繩二,小孔為黃鐘、清太二律,六孔具閉。調氣輕吹,則“合”字應,重吹則“五”字應。當尾有一底孔,為太簇律,以“四”字應。凡吹“四”字,隻開此孔,餘皆閉。左端第一孔為姑洗律,以“一”字應;凡吹“一”字,此孔與底孔具開,餘具閉。第二孔為中律呂,以“上”字應;凡吹“上”字,此孔與下一孔底一孔具開,餘具閉。第三孔為林仲律,以“尺”字應;凡吹“尺”字,此孔與下二孔底一孔具開,餘具閉。第四孔為南呂律,以“工”字應;凡吹“工”字,此孔與下三孔底一孔具開,餘具閉。後一孔為應鐘律,輕吹則“凡”字應;又為清黃律,重吹則“六”字應;凡吹“六”字止開此孔,餘具閉。八器之中,惟篪筩大而内潤,吹之甚難,隻宜微氣輕取,與埙相合,以和衆樂。舊譜呼底孔開為陽,尾閉為陰,尾譜多不同,當以此為法也。
篪的音色渾厚輕柔,諧悅和中,尤宜輕吹,其韻不凡。最宜與陶埙合奏,兩者相和默契,似有殊韻不盡之趣。正如《詩經·何人斯》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這裡提到的“伯氏”指的是大哥,“仲氏”指的是二哥,歌詩反映的是埙、篪兩者音韻諧悅,恰似兄弟,情同手足。
選自濟甯曆史文化叢書《祭孔禮樂》:孔德平 彭慶濤 孟繼新
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