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譯文】
孔子說:“禘祭的大典自從第一次用酒灑地來降神之後,我就不想看了。”
■張居正直解
禘,是祭祀之名。古者天子既祭其始祖,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祭于太廟,而以始祖配之,這禮五年一舉,叫作禘。成王以周公有大勳勞,賜魯重祭,使魯國以周公為始祖,以文王為所自出之帝,而以周公配之,故魯國得禘祭其先。然以諸侯而僭行天子之祭,實為非禮也。灌,是奠酒于地以降神。往字,解作後字。孔子說:“我魯國君臣舉行禘祭,我也曾在太廟中,觀其行禮何如,但是他未曾降神之先,誠敬尚在,猶有可觀。及到那灌地降神之後,君臣之間都懈怠了,雖有陳設的俎豆,升降的威儀,全是虛文,無一些恭敬誠恪的意思。到這時節,我之心不欲觀之矣。”夫魯國本是諸侯,僭用王者之大祭,已是失禮,及舉祭之時,又不誠敬,是失禮之中又失禮焉。故孔子歎之如此。
“禘”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典禮,象征宗教精神,是祭天地祖宗的禮節。古代國家舉行禘祭,儀式相當隆重。但是,當時的魯國道德淪喪,對待禘祭相當懈怠,隻是流于形式。任何事情都應當誠心為重,不應隻是敷衍應對。形式的文飾要有内心虔誠的支撐,就是說,所有的形式都必須配合内心的誠敬。如果内心不虔誠,即使表面功夫做得再到位,也毫無意義。
禘”,是祭祀之名,古代天子既祭其始祖,又推其始祖所出的最早的血脈祖先,祭于太廟,每五年一大祭,叫禘。
隻有天子才有資格行禘祭,諸侯是沒有資格的。周成王因為周公有大功勞,賜他可以行禘祭。這是魯國特有的榮譽。但在孔子看來——“非禮也”——是僭越失禮的,周公地位特殊,他祭了也便罷了,後世子孫應該自覺停止。但他們自己明明不配,卻還得意揚揚地行禘祭,所以孔子說“吾不欲觀之矣”——我不想看!
孔子不想看。但魯君行禘祭,失禮于天子。他若不去呢,又失禮于魯君,那就成了失禮的平方了,所以他還是去了,看了,觀禮了。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灌”,是第一次行酒,把酒倒在地上,以降神。“往”,是之後。孔子說:“第一次獻酒之後,我就不想看了。”
張居正講解說,孔子去觀禮,在第一次獻酒之前,大家誠敬還在,精神頭還有。第一次獻酒之後,魯國君臣都懈怠了,儀式程序全是虛文,沒有莊嚴肅穆,真誠敬意,所以孔子越發看不下去。
這是和前文一樣,說禮之本,先有敬,後有禮。魯國君臣如心中真有敬,他便該敬天子,因為那才是他們的始祖周公的精神本質。周公在成王幼弱之時,攝政大權在握,是周朝的實際統治者,他平叛安邦,功成身退,從未有僭越之心,始終守臣子本分。周公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和文王、武王一起創業,是周朝開國家族成員和重要奠基者,成王賜他禘禮,也是一份情義,讓他和文王、武王有更親密的聯系。
後世子孫,若理解這一份感情,理解周公,則當尊天子、還禘禮,而不是虛榮僭越。
再者,由于心中沒有真正理解,沒有敬意感情,禮儀上也是虛文,不懂得那每一個儀式背後的含義,孔子看得明白,自然看不下去,又不能說出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