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勞富“漁”》陝西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走進西安
漁塘建的高 養魚有妙招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趙明 白圩珑 馬昭)9月29日上午,“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秦”勞富“漁”》陝西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走進西安市臨潼區韋家村漁場,這裡的高位錐形魚池利用地勢和重力原理,讓尾水實現自然排放,魚池沉澱物秒變有機肥。
臨潼區韋家村漁場的池塘養殖加州鲈等名特優品種,養殖銷售生産有四大種苗、名特優品種繁育水花夏花等種苗的生産養殖,加州鲈魚、錦鯉、南白美對蝦等。
“我們這裡的高位池底部成漏鬥形狀,每個水池底部都有節水進排水系統,統一操作管理,循環水養殖模式。節水節能、養殖比普通池塘管理增效,每個淨水面積1畝,産量可達2萬斤,是普通池塘單産的五倍節約水量達到70%以上。”漁場技術負責人張平錄一邊說着,一邊将四個魚池中心位置的子母管擡起,不用任何機械裝置,魚池底部的尾水變自然排進一旁的沉澱池。尾水中的沉澱物是天然有機肥,日後可實現二次利用。
臨潼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古廣慧介紹,西安市臨潼區漁業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标,圍繞打造大都市近郊型特色現代農業的工作思路,按照“二帶、三區、四基地”的産業布局,聚焦漁業産量和安全生産養殖,抓好漁業産業提質增效,水産品牌化建設、水産名特優品種引進調整、漁業環境污染整治、養殖尾水的治理等重點任務,積極實施現代漁業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漁業生産健康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