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4 22:56:19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湖北零售業四巨頭大PK)1

文/支點财經 作者/林楠 陳宇晴

湖北4家零售上市公司都已交出“2017年成績單”。

武漢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鄂武商A,000501.SZ)、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百集團,000759.SZ)、武漢中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商,000785.SZ)和武漢市漢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漢商集團,600774.SH),2017年總營業收入達383.37億元,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83億元。

那麼,誰的規模最大?誰的盈利能力最強?不如一起來看看。

規模PK:鄂武商A完勝

規模做得有多大,營業收入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指标。

從這點來看,鄂武商A完勝其他三者,2017年營業收入為181.22億元,比最後一名漢商集團多171.1億元。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對應的營業收入為152.06億元和39.97億元。

2017年4家公司各零售業态營業收入 支點财經整理

截至2017年底,鄂武商A擁有10家購物中心,總面積約為146.5萬平方米,另有77家超市,總面積約為66.81萬平方米;中百集團的倉儲、便民超市、百貨、電器全部連鎖網點共1130家;武漢中商包括9家百貨、1家購物中心和40家超市;漢商集團則隻有3家購物中心。

根據4家公司在2017年年報裡給出的相關數據,支點财經整理出他們各自零售業态對應坪效發現:鄂武商A的購物中心規模最大、坪效也最高,為8545.81元/㎡/年;中百集團的超市規模最大、坪效同樣最高,平均坪效為17140元/㎡/年;不僅如此,武漢中商的百貨規模最大、坪效依然最高,為9077.08元/㎡/年。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湖北零售業四巨頭大PK)2

2017年4家公司各零售業态坪效(單位:元/㎡/年)支點财經整理

這說明,鄂武商A、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均有着差異化的核心競争優勢,對應為購物中心、超市和百貨。漢商集團零售業态較為單一,在購物中心領域也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理财投資PK:中百集團領先

零售業态之外,挑選4家公司的幾項其他收入來看,也比較有意思。

鄂武商A的其他收入為7510.72萬元。支點财經發現,這裡面有一項為廢品收入,竟然高達222.02萬元。怪不得營業收入如此之高,鄂武商A的勤儉節約之風或許能說明一二。此外,鄂武商A的理财投資收益也有889.25萬元。

中百集團另有涉足房地産行業,期間收入為6733.59萬元。同樣,也在做一些理财投資,相關收入有2507.72萬元。

武漢中商的理财投資收益也有1018.08萬元,但更讓人羨慕的是它得到的巨額“拆遷款”。由于武漢市武昌區紫金片舊城改造的需要,武漢中商位于武昌區中山路的341号資産以4.41億元的價格被征收,2017年度收到了2.4億元的尾款。

事實上,“拆遷戶”并非隻有武漢中商一家。中百集團位于洪山區珞獅路210号的珞獅倉儲賣場,由于武漢市軌道交通11号線的施工也被列入征收範圍,協議補償資金總額為6.36億元,2017年度它已收到預付的房屋騰退前期資金1億元。不過,這筆補償款并未計入其2017年年度收入确認。

和以上3家公司相比,漢商集團跨界有點多,還有展覽、酒店、物業等業務,對應收入分别為8298.22萬元、871.3萬元和1527.9萬元。這意味着,除零售業态外,漢商集團已成功培育出其他版塊。不過,有點悲催的是,都在做理财投資,但漢商集團的這項收益隻有5.93萬元。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湖北零售業四巨頭大PK)3

2017年4家公司理财投資排名 支點财經整理

盈利PK:又是鄂武商A位居第一

剖析完各項收入之後,就到了重頭戲部分,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

2017年4家公司全部盈利。鄂武商A以12.41億元的淨利潤排在第一位,武漢中商、中百集團和漢商集團的淨利潤分别為3.58億元、6764.62萬元和1646.67萬元。

不過,若從最能反映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來看,武漢中商和中百集團的情況有點讓人擔憂,兩者的扣非淨利潤分别為969.35萬元和-4739.72萬元。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湖北零售業四巨頭大PK)4

2017年4家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 支點财經整理

對武漢中商來說,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差距如此之大,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拆遷款”的補償收入。截至被出售日,武漢中商位于武昌區中山路的341号資産,為其貢獻了3.57億元的淨利潤,占淨利潤總額的99.87%。

不僅如此,武漢中商近幾年的業績也有下滑趨勢。2015年的營業收入還有44.08億元,2016年便下滑到了40.11億元,2017年更是降至40億元以下。

中百集團的形勢更為嚴峻,呈現出“淨利潤為正、扣非淨利潤為負”的倒挂現象。為了讓淨利潤為正,2017年中百集團使出的法寶是“江夏中百購物廣場資産證券化”。由于将其相關資産轉讓給資産支持專享計劃,中百集團收到了轉讓對價5.98億元,确認收益2.39億元,稅後淨利潤影響數約為1.7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百集團“淨利潤為正、扣非淨利潤為負”的倒挂現象已經持續了三年,這與其營業收入一路下滑不無關系。

中百集團的營業收入在2014年達到169.09億元後,便一直下降。2015年至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别為164.01億元、153.66億元和152.06億元。

武漢中商對業績下滑的解釋是,宏觀經濟放緩、電商強烈沖擊、行業競争加劇和終端消費意願減弱造成了這種局面。

一位已經離職的中百集團内部人士,曾在接受支點财經采訪時也表示,與全國零售業面臨的問題一樣,傳統賣場銷售疲軟是中百集團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的确,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業态,已經分走了傳統賣場的一杯羹。随着互聯網特别是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崛起,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日用到百貨等商品直接在電商平台上下單即可,最快1小時便能送達。離消費者更近,在100米範圍内的便利店、無人貨架和智能售貨機,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但是,為什麼有的還在逆勢發展呢?

零售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湖北零售業四巨頭大PK)5

領先者的經驗:不進則退

至少漢商集團和鄂武商A是如此。

前者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保持上升态勢,營業收入從9.84億元增加到了10.12億元,淨利潤從1018.51萬元上升為1646.67萬元。

後者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更是連續十多年來全部上漲。2007年,三項對應數字分别為52.97億元、1.56億元和1.42億元。到2017年,對應變為了181.22億元、12.41億元和11.83億元,分别增長了3倍多、7倍多和8倍多。

這是如何做到的?

“銷售從來就沒有什麼天花闆,隻有地闆。”

用武商集團董事長陳軍的這一理念來解釋最好不過。在他看來,企業不進則退,需要不斷超越自我。

具體到實踐操作上,旗下武商廣場和武漢國際廣場的表現便是例子。

最初開業時的武商廣場,是以化妝品為核心競品,從2012年起便是“全國單體百貨化妝品零售第一”。要想不斷前進,在牢牢占據化妝品這一市場份額後,還得開辟新的優勢品類。

陳軍認為,經營購物中心不能局限在一個模式裡,要根據消費者需求創新,提前為他們準備好下一步需要的東西。

比如,購買化妝品的女性,一般對服裝、鞋子也會有需求。有的還會有為老公或男朋友,甚至是小孩置辦服裝的需求。于是,武商廣場開始在女裝、男裝、童裝上發力。繼化妝品之後,武商廣場的女裝和男裝相繼取得了全國單體百貨銷售第一的成績。

武漢國際廣場定位為高端購物中心,主要開展奢侈品經營,初期産品以包包和服飾為主。同樣出于消費者需求拓展的考慮,後來逐步擴充了數碼産品、家居用品、小家電等品類。2017年,還引入了新能源汽車特斯拉,以及其他豪車品牌展位。

正是因為不斷了解消費者需求并滿足他們,武商廣場和武漢國際廣場在2017年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支點财經查閱聯商網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武商廣場位列2017年全國單體百貨和購物中心銷售業績前30強,武漢國際廣場在全國排名為第三位。期間兩者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長了19.47%和135.95%,這對武商集團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作出的貢獻不言而喻。

暫時落後者的啟示:不斷追追追

雖然4家公司的零售業态不盡相同,道理卻是相通的。

現代零售商業競争的本質,就是對消費者認知的争奪,包括讓商品合心意,讓服務更舒心。不論何種零售業态,不斷把握消費者需求并引領他們的需求,才能走得更遠。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也都在嘗試。

就拿中百集團來說,為了離消費者更近和提供有特色的商品,同時也為了提升坪效,自2016年起對便利店采取擴張态勢。通過和株式會社羅森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出了以售賣盒飯、壽司、飯團、面包和甜點等鮮食為特色的中百羅森便利店。

不僅如此,同期中百集團還和永輝超市合作,加快發展鄰裡生鮮綠标店,發力消費者購買頻次較高的生鮮領域。截至2017年底,中百羅森便利店已達195家,鄰裡生鮮綠标店有67家。

中百集團的百貨業态也在不斷調整品類并提升購物體驗:江夏中百購物廣場增加了體驗型家居服飾館,還引進了餐飲輔業中餐和日式料理提升整體形象;仙桃百貨賣場通過與歐亞達合作,改造成了當地最大的家具商城。

鞏固線下客流的同時,中百集團也在大力開展線上業務。通過自建電商平台和京東到家等第三方電商平台,售賣生鮮、日用和百貨等商品。

這些改變帶來的成效初顯。雖然包括便利店、鄰裡生鮮綠标店在内的超市業态和百貨業态的營業收入沒有增加,但他們的毛利率都在上漲。其中,超市業态毛利率,由2016年的21.27%上升到了2017年的22.5%;百貨業态毛利率,相應地從25.26%上升到了27.2%。另外,中百集團的線上交易額已有1750萬元。

然而,中百集團能否取得持續突破,最終改變營業收入下滑,淨利潤為正、扣非淨利潤為負的現狀,仍需時間來檢驗。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中百集團會繼續嘗試改變,其他3家公司也是如此。因為,落後的想着追追追,領先的想着超超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