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熱播的《女心理師》,“讨好型人格”莫宇的出場,是否讓很多人感同身受呢?
讨好型人格都非常自卑,十分在意别人對自己的評價。總是有意無意地讨好身邊的所有人,而一直委屈自己,強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想要讓他們喜歡自己,對自己滿意。其實這類人活得真的很累,但又無法去改變自己,那麼讨好型人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家庭環境是讨好型人格形成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就體會不到被愛的幸福,總是覺得連父母都不愛我,其他人也不會愛我,從而慢慢養成了讨好他人的行為習慣,隻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小莫宇告訴爸爸媽媽,其他小朋友欺負自己,而爸爸媽媽隻說是小朋友之間的玩笑話,還告訴小莫宇,肯定是他做得不好,要從自身身上找原因。即使小莫宇很難受,也隻能聽爸爸媽媽的話。
二、學校環境是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因素
與家庭相比,學校是人所處時間更久的地方,老師擔任着教書育人的偉大責任:傳道、授業、解惑。但老師除了教學生知識,更應該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三觀。而有的老師隻想着自己的業績,對于學生的心理毫不關心。莫宇在學校期間受到同學的欺負,老師知道後也隻是不分對錯地責怪莫宇,對于欺負他的那些同學視若無睹。
三、社會環境也是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因素
步入社會,職場便成了一個人另一個重要的地方,領導的賞識、同事的關心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心路曆程。上班後的莫宇,同事覺得莫宇好欺負,總是讓他幫忙做PPT,寫文案,在領導面前卻說是自己做的,絲毫不提莫宇的功勞;平時聚餐不帶他,卻讓他在酒局上擋酒。領導将這一切看在眼裡,心知肚明,卻也默認着這種企業文化。而對于莫宇來說,他答應做這一切,隻是希望得到同事的肯定。
其實,我們不一定非要通過讨好别人來獲得别人對自己的認可。學會愛自己,肯定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就算不能完全改變時刻想要讨好别人的想法,但至少不要将别人的想法淩駕于自己之上。做自己,愛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别人去說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