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雖然早早就立春了,但整個冬天的陰雨綿綿導緻春天來得格外晚,野菜卻等不及春天的正式告白,有些已經悄悄生長并被帶菜農帶入菜場中了,第一波上場的野菜中無疑荠菜是最受歡迎的,荠菜是芨芨菜的學名。
周作人先生在《故鄉的野菜》中就寫到了春天挖荠菜的樂趣,“日前我的妻往西單市場買菜回來,說起有荠菜在那裡賣着,我便想起浙東的事來。荠菜是浙東人春天常吃的野菜,鄉間不必說,就是城裡隻要有後園的人家都可以随時采食,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隻“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遊戲的工作。”如今野菜的數量逐年減少,挖野菜的樂趣也就成了一種難得的鄉情體驗了。
每年開春之時,荠菜便在田邊地頭或田野中默默生長,有時在路旁甚至花圃内也可見到,它還會選擇長在潮濕的地方,春天萬物萌動,草木逢春又開始再一輪的生長,此時的荠菜就會随着婆婆丁之後開始現身于田野之中。如遇晴好天氣,便會見到周邊市民相約結伴,三五成群在田野中采挖荠菜。他們也會挖一些婆婆丁帶回家中。
婆婆丁是一種可食的野菜,同時它也是中藥材之一。婆婆丁就是蒲公英,它也是可以吃的野菜,主要做法為涼拌,婆婆丁有清涼去火的作用。
找荠菜并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它喜歡紮堆生長,是群生植物,隻要找到一顆荠菜,就隻需準備好小筐,帶上小鏟,不一會功夫,肯定會就采上一筐的。南方的荠菜和北方的不一樣,北方的荠菜屬于散葉荠菜,更加肥嫩,葉片形如齒輪般,一棵棵連成一片,看上去就春意昂然,十分誘人。
荠菜帶着野菜獨有的濃郁清香味,不過所有野菜在食用前都需要過一道焯水的過程,然後再将它涼拌或者清炒,炖菜、煨湯,味道清新獨,食後唇齒餘香。尤其以新鮮豬肉餡拌上焯水剁碎後的荠菜包成的餃子,它的味道是絕對勝過純豬肉餡的餃子。所以到開春之時,小吃店中若挂上牌子寫荠菜餃子,這一天小吃店定會坐無虛席。
荠菜不光是隻食其葉和莖,它的種子也是帶着奇異味道,種子如何得到的呢?在荠菜項部先開着一朵淡白或淡黃的小花,待花落之時種子便也在慢慢長大,長成一種心型的小袋狀,顔色是先綠後黃,這個小袋子中裝的就是荠菜的種子,取一粒品嘗還能嘗到些辛辣之味。
不過在春天如果要以不時不食來吃一份應季的餃子的話,将單純的豬肉餡拌上荠菜便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正解了。
豬肉荠菜煎餃
食材:豬肉糜 荠菜 料酒 鹽 雞精 生抽 雞蛋 豬油 蚝油 雞精 餃子皮
步驟:将荠菜洗淨後焯水并擠幹水份剁碎
将豬肉糜和切碎的荠菜、雞蛋、生抽、蚝油、鹽、雞精、料酒、豬油、白胡椒粉混合
順時針方向攪啊攪,直到感覺到手上有勁道了;
拿起一張圓形餃子皮,包上餡料;
對折捏緊~
再将餃子的下端兩角往中間對拆,捏緊;(手上要沾一點清水)
包好的餃子就是這個樣子了,像馬蹄嗎?
準備一個平底鍋,倒少許油,将餃子逐個擺滿;
然後倒入清水,位置大概在餃子的三分之二處;
蓋上鍋蓋煎至水幹,餃子底部呈金黃色即可;
荠菜豬肉餃子本也是尋常之物,它的特殊也是因為野菜之趣和應季之食,過了春天哪裡再尋得到野生的荠菜了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