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他們都是初唐中後期很有才華的詩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時代就獲得“四傑”的美譽。 他們在初唐詩壇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陳。 在創作中,他們懷着一種變革文風的自覺意識,反對纖巧绮糜,提倡剛健骨氣,賦予詩歌新的生命。
到底這四位對前朝詩詞風格做了怎樣的突破?讀一讀他們自己寫的詩體會一下吧~
王 勃
王勃字子安,出身望族,爺爺王通是隋朝大儒,父親王福畤也在朝為官。王勃六歲就會寫詩, 被譽為神童。
王勃在擔任沛王府的修撰時,深得沛王喜愛。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王勃南下探父,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年僅26歲,可謂英年早逝。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滕王閣序》、《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山中
長江悲已滞,萬裡念将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楊 炯
楊炯是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他10歲應神童試登第,待制弘文館。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
楊炯的文學才華出衆,善寫散文尤擅長詩詞,所寫《從軍行》等幾首邊塞詩,均表現出了雄健風格,很有氣魄。代表作有《從軍行》、《紫骝馬》等 。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阙,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甯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出塞
塞外欲紛纭,雌雄猶未分。
明堂占氣色,華蓋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軍。
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勳。
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自号幽憂子,幽州範陽(治今河北省定興縣)人。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長期病痛的折磨,終于自投颍水而死。
盧照鄰尤工詩歌骈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代表作《長安古意》等。
十五夜觀燈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缛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别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長安古意(節選)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辇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争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阙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識?
借問吹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駱賓王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号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
駱賓王文辭出衆,格律謹嚴。代表作有《在獄詠蟬》、《于易水送人》等。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