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9 15:16:42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

“是在幼兒園”

“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些什麼?”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前一段時間,我刷到一則關于教育的小視頻,題目言簡意赅《家長不要亂管孩子,要管就管這7條》,内容與以上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講得如出一轍。

簡單7條,将孩子優秀的底層秘訣全部講出。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優秀孩子的底層秘訣曝光)1

01

“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這是習慣

之前有個老師分享,說自己班上有個圖書角,書架上堆滿了琳琅滿目的書,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分門别類的擺放,可沒過幾天就全亂套了,因為一些孩子看完書後不放回原處,而是随手放進離自己最近的書架。

據這個老師觀察,班上一共30個看書的學生,隻有不到5個會把看過的書放回原處。

培養孩子物歸原處的習慣,将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有益于其責任心的形成,同時也會更受大家歡迎,是孩子人生的一筆财富。

我之前去朋友家裡,她家的兩個孩子這一點真的落實得很到位。

大寶特别喜歡看書、畫畫、做手工,她每次結束之後,都會把東西收好放到原位,再去做别的事情;小寶也是這樣,雖然才3歲,但他每次讓我們讀完的繪本或者不想再玩耍的玩具,都會放回原位。

在《培根論人生》一書中,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深刻地指出:

“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于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

英國詩人德萊頓也說:

“首先我們養成習慣,随後習慣養成我們。”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助力TA優秀的開始。

02

不能打斷别人說話,這是尊重

《禮記·曲禮上》中,寫過這麼一句話:

“侍坐于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

意思是說,侍奉先生,如果先生問話,一定要等先生問完,才能去回答。

與人相處交流,要懂得尊重對方,不要随意打斷對方的話;傾聽别人的話後,應當認真思索,仔細斟酌,再去分享自己的看法。這是對别人的尊重。

我記得有一次,孩子跑過來跟我說,他不想和XXX玩了,我就問原因,孩子說:

“很煩,我說話的時候他老是打斷我,我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每次都是這樣”。

可能有些家長也遇到過這類的情況,大家是不是都很反感?

講話時一直被别人打斷,這對任何人說來,都是一種很不好的體驗。

不管是在任何年紀,随便打斷别人說話,都是低情商的行為,不尊重别人的表現。

從小教會孩子學會傾聽,改變說話方式,是在教育ta學會尊重别人。

說話有分寸,是孩子将來立足社會的根本。

一個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寬。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優秀孩子的底層秘訣曝光)2

03

不能說髒話,這是素質

朋友曾和我說過一件事,有次帶着兒子在公園玩,兒子不小心踩到了一個小姑娘的玩具,立刻道歉,誰知道那位小姑娘一把奪過玩具就說“傻*吧你,滾遠點”,然後就罵罵咧咧地走了。

朋友當場就愣在了原地,滿腦子是:這小姑娘也太沒素質了吧,千萬不能讓兒子跟她在一起玩,家長怎麼也不知道管一管?

兒子也委屈地問她:

媽媽我不是故意的,我都道歉了,為什麼她還罵我?

出口成“髒”,滿口髒話的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沒素質。

當然,有些小孩子處于語言爆發期,會說一些“污言穢語”,這是很正常的,家長隻需要多加引導就好。

孩子的語言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家庭和學校。

在家裡面,家庭成員會有意無意說出一些髒話,就像是口頭禅一樣。大人自己不經意說出,孩子也會在相應的情境下去模仿使用同一類的語言。因此,家長需要格外注意自己一定不能說髒話。

其次就是如果孩子受到同學的影響開始說髒話,那麼一定要耐心地和孩子談一談,告訴孩子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04

遇到長輩先打招呼,這是禮儀

弟子規中寫道:

“路遇長 ,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意思是說,遇到長輩時,晚輩要主動問好、行禮,态度謙卑,這是應有的禮儀。

論語中說:

“不學禮,無以立。”

不學會禮儀,就難以立身處事。

為什麼有人辦事很順利,有人辦事就出現很多問題,這不是偶然的。平常處處有禮,就會積累很多善緣、助力;當言語、行為上失禮,就會形成很多阻力。

有禮貌的人,沒人不喜歡,“禮多人不怪”嘛。

有些家長也很頭疼自己家的孩子完全不會打招呼,甚至出現了逼着孩子打招呼的情況。

我們培養孩子“見面問好”的禮儀,并不需要逼迫。

父母先做好榜樣,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也會養成良好禮儀。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優秀孩子的底層秘訣曝光)3

05

為自己的過錯道歉,這是擔當

深圳福田某小區的一名叫小睿的7歲小學生,因騎車太快撞倒了一個3歲娃娃,但因為方言導緻溝通不暢就不了了之,後來孩子的媽媽劉女士知道後,堅持讓他寫道歉信。

于是小睿從晚上 9 點開始寫道歉信,一直寫到 11 點多,盡管有些字他還不會寫,媽媽也沒有代筆而是讓他用拼音代替,并且當晚就帶孩子在小區張貼。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優秀孩子的底層秘訣曝光)4

後來,找到被撞孩子家長後,劉女士第一時間便帶着兒子登門道歉并取得了對方家長的諒解。

劉女士說:

就是希望通過這件事讓孩子知道對錯,明白犯錯要承擔責任。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要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過失或者錯誤帶來的後果,從而去彌補錯誤,才能強化孩子的責任意識,變得有擔當。

孩子隻有從小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長大後才能擔負起自己的人生。

06

至少有一樣體育愛好,這是健康

在教育部發布的《2021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體育與健康監測結果報告》中顯示,全國中小學生裡,肥胖、近視、睡眠不足的孩子比比皆是。

據國家衛健委介紹,我國6-17歲的人群中,超重肥胖率近20%,相當于将近每5個中小學生中就有1個“小胖墩”。

培養孩子的四個标準是什麼(優秀孩子的底層秘訣曝光)5

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說,身體好才是教育的起點。

我們也許無法給孩子提供最優渥的物質條件,但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是能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寶貴财富。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選擇适合ta的運動,讓運動成為孩子的習慣。

有人說,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其實何止下半場,人的一生都在拼健康。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隻有健康這個 “1”存在,之後的“0”才會有意義。

父母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給他一副健康的體魄,這是他行走世界的必備條件。

07

别人的東西不亂拿,這是教養

也是弟子規中講到一句話:

用人物,需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在很多小孩子的眼裡,他們沒有偷東西的概念,隻是覺得這個東西好,就随手拿了,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導。

孩子喜歡别人的東西,但沒經人家允許就拿,以後嚴重了就是偷!

如果父母從小沒有給孩子灌輸這個概念,長大後社會教育TA,就可能是以挨打或者法律的形式了。

@思考是靈魂的獨白分享了一個故事:

鄰村一孩子父母大概50歲往上,老年得子溺愛的不行,不會教孩子,兒子要啥買啥,看見誰家東西好直接伸手拿,被人家逮到,老父老母會去給人家道歉,但是孩子還是那樣,後來大概17歲在外地工廠裡,偷拿同宿舍一工友新買的新手機,被逮到,人被打了,腦袋碰到床角,人傻了,老父老母聽到後差點也過去,現在擺攤給兒子治病。

這雖然是個例,可能很多人都達不到以上這種程度,但不管是什麼東西,不問自取真的很遭人反感。

因此,家長不能放任孩子随便拿别人的東西,一定要讓孩子有“是非人我”的概念。

并且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東西,應該如何正确地去獲得。

寫在最後:

養育孩子,就是場修行。

孩子的教養、習慣、健康、擔當等,遠比學習和分數更為重要。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尋的因果。

父母以身作則,教育孩子養成優秀的品質,将來孩子縱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

點個“在看”,我們共同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