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客體關系理論學習

客體關系理論學習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05:02:17

客體關系理論學習(客體關系理論的8個專業術語)1

客體關系理論(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主張人類行為的動力源自尋求客體。客體關系理論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中探讨人際關系,更強調環境的影響。認為真正影響一個人精神發展過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嬰兒與父母的關系。

此理論探讨的是嬰兒與母親的關系如何影響個體的精神結構以及個體如何成長起來,将人格發展的重心從俄底普斯情結轉移到從出生到3歲的俄底普斯前期的沖突之上。

如果你以前學過精神分析的話,就會理解上述的話。

看不懂?沒關系!你隻要知道,經典精神分析将研究重點放在“4-6歲“,而客體關系的研究重點在“0-3歲”。這其實也反映了精神分析對于心理學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它真正意義上把研究的關注點轉移到了“童年”。

8個客體關系專業術語

1.客體(object)

是與主體(subject) 相對應的概念, 指某個體的意願、情感、行為所指向的人。

2.部分客體(Part object)

初生的嬰兒隻能根據他所體驗到的客體的“好”或“壞”來代表這個客體, 此時, 他所體驗到的隻是客體的部分特征, 故稱之為部分客體。

3.完整客體(whole object)

當嬰兒能夠同時體驗到客體既能給他帶來滿足, 又會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時, 他是将客體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在體驗, 這就是所謂完整客體。

4.過渡性客體( transitional object)

這是Winncott 首先提出的一個概念。它是指當嬰兒意識到與母親的非共生性以後, 為緩解由此引起的對現實的焦慮與孤獨感而創造出的一個部分主觀取向、部分現實取向的過渡性情景。最典型的過渡性客體有柔軟的毯子、玩具, 甚至入睡前的某種特定的物品或聲音等。

5.客體表象(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

是指客體在個體内部精神世界的反映。個體體驗到的客體與現實環境中的的真實客體往往并不完全吻合。決定個體對該客體的内在感受和現實關系的是這個内在的客體表象。

6.自我表象( self represen tation)

是指個體與客體相處時, 有關自我的精神表達。這種自我表象可影響個體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在現實中如何發展或處理與他人和環境的關系。值得一提的是, 嬰兒在早期與客體是處于一種共生的狀态, 不能區别他與客體之間的差異。此時, 他的自我表象實際上是自我與客體的混合表象。随著年齡的增長, 以及與客體的不斷接觸, 嬰兒逐漸可以将自我與客體分開, 區别出我與非我、自我表象與客體表象。

7.分離( splitting)

它同時包含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和防禦過程雙重含義。從正常的心理發展層面來講, 分離意味著嬰兒可以借此機制來處理那些對他而言仍顯得混亂而不連貫的早期生活體驗。從防禦的層面來講, 當嬰兒尚無力将他對客體的體驗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客體經驗時, 分離機制可以幫助他在愛恨交織的矛盾情感中選擇性地保留一種情感體驗而避免焦慮, 從而形成所謂部分客體表象。

8.共生(symbiosis)

這是Mahler 從生物學中借來的一個概念, 在此是指嬰兒對與母親處于一種未分化的熔合狀态的内在精神體驗。

通過對客體關系理論的學習,我們将學會如何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如何為孩子提供一種“抱持性環境”,也會明白孩子成長過程中,“分離-個體化”階段的重要性……它會成為我們親子教育、家庭互動的一顆指南針。

而作為咨詢師,利用客體關系理論,我們可以更準确的理解對面的來訪者症狀背後的表達,和如何來完成一個有療效的心理咨詢。

國内行業頂尖心理咨詢專家張海音教授曾這樣說道:有了客體關系,做心理咨詢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了,根據客體關系,咨詢師對待來訪者就相當于父母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一樣,兩者是平行的。

客體關系理論學習(客體關系理論的8個專業術語)2

這門《跟張海音學客體關系治療》就是幫助心理咨詢師獲得專業成長的網絡精品課。除了講解精神分析客體關系的基本理論之外,對客體關系運用在自戀性人格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以及抑郁症、躁狂症的心理治療,張海音教授也給予充分的指導。用他完備的知識體系和多年的豐富的臨床經驗,清晰而有趣。

聽得懂、學得會,這決對是一堂理論與實操兼具的咨詢專業必修課。

本網絡課程共有10講,堪比地面班12天的培訓,具體内容包括:

第一講 客體關系概念和代表人物

第二講 心理防禦和自我的發展

第三講 心理發展及其沖突(上)

  • 心理發展理論:早年心理成長的主題及其沖突,

  • 母親的應對;成長中的創傷以及成年後的問題;

第四講 心理發展及其沖突(下)

  • 不同成長階段的議題及沖突

  • (自閉、共生、一體化)

第五講 客體關系治療過程(上)

  • 治療關系的形成-設置:進入關系、

  • 過早脫落、情緒連接,治療聯盟;

第六講 客體關系治療過程(下)

  • 沖突三角(隐藏的情感、焦慮、防禦)

  • 人物三角(早年關系,現實親密關系,咨訪治療關系)處理技巧

  • 移情和反移情以及負性移情的處理

  • 結案過程

第七講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分析與治療策略

第八講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分析與治療策略

第九講 分離性焦慮症和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分析與治療策略

第十講 抑郁症和躁狂症的分析與治療策略

客體關系理論學習(客體關系理論的8個專業術語)3

王牌講師:張海音教授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

上海市心理咨詢和治療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

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系統首批注冊督導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和治療專委會副主委,

精神分析專委會候任主委,危機幹預專委會副主委。

中德班、中挪班、中美班中方教員。

行醫28年,累計個案小時超過3萬小時。

精神分析理論是心理學學習的基石,而其框架下的「客體關系學派」,在目前心理咨詢臨床實踐中應用最為廣泛,也最實用。

想學客體關系治療,點擊閱讀原文去了解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