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兒童節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

兒童節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3:39:41

又是兒童節。

兒童的世界清純可愛,孩子的笑臉是這世上最美的風景。

所有的成年人,都曾經是一個小孩子,隻是很多人忘記了這一點。

小時候我們拼命地想長大,長大後又開始懷念小時候,自由歡樂的童年是人生最美麗的開端。

指縫太寬,時光太瘦,歲月于指間無聲滑過,往事如葡萄酒,不能還原成葡萄,隻留下回憶的芬芳。

有一首不錯的詩《憶童年》:

還憶少兒爛漫時,窗前知了共吟詩。

放學路上追蝶戲,手把蜻蜓細品思。

掏蛋樹枝驚鳥喚,溪中垂釣也歸遲。

童心未泯真情在,誰解平頭鬓染絲。

曾經的無知,曾經的羞澀,曾經的莽撞,童年有無數的趣事、樂事,讓我們想起來都禁不住嘿嘿傻笑,當然也有一些尴尬不堪回首。

随着年齡增長,忙碌着過日子和成家立業的事情,被現實社會改變了很多,變得世故了,但是有時候,在夏日的晚風中,聆聽自己内心的聲音,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内心深處,還是個不想長大的孩子。

人生路上,但願童心不泯,童真猶存。

兒童節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兒童節最是童心寶貴)1

童心是大道之本

老子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把兒童作為理想生命形态的象征,因為兒童保持着自然素樸的狀态,無知無欲,與“道”最為接近。

童心,簡單而直接,吃喝拉撒,或睡或笑或鬧,一念起,一念滅。

老子認為,“弱者,道之用”,兒童是柔弱的,但是又有着極其旺盛的生命力,蘊藏着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童心,出于自然,如同一張白紙,卻可以畫滿絕美的風景,有着無限的可能。

莊子說,兒童是“與天為徒”,又說“真者,所以受于天也”,意思是說,孩子接近天道,孩子擁有的“天真”,是來自于天道的。

童心,純粹幹淨如水晶,而又豐富開闊如藍天,所以有人說,最是童心寶貴,最是童真動人。

如果說,在老子、莊子那裡,童心還隻是接近于“道”,到了明代李贽,他幹脆認為童心就是大道本源,“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李贽接受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心學思想,認為兒童是“人之初”,童心是“心之初”,那麼童心理所當然就是“大道之本”。

兒童節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兒童節最是童心寶貴)2

童心是生命歸宿

老子說:“常德不離,複歸于嬰兒。”

人的生命,要合道、有德,就是要順從自然,返樸歸真,回到嬰兒般的純真狀态。

周國平說:“真正的成熟在本質上始終是包含着童心的。”

成長不是一筆交易,需要我們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

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最終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童心未泯,就是天真依舊;童心未泯,就是不忘初心;童心未泯,一切皆圓滿。

人生可以平平淡淡,也可以轟轟烈烈;可以隐居山林,也可以縱橫四海。什麼樣的選擇都無所謂好壞,隻是生活中不要缺少自由和智慧,曆盡紅塵依然不忘童真本心。

蘇東坡說,“天真爛漫是吾師”,童心是一種浪漫,是對這個世界的浪漫情懷。

擁有童心的人,活得自在而有趣,所以蘇東坡會在半夜起身,隻是為了去看一眼院子裡的海棠。

生命的歸宿應該是童心滿滿,沒有心靈的冷漠麻木,沒有精神的衰老疲憊,沒有故作高深的看破紅塵。

兒童節願我們永遠童心未泯(兒童節最是童心寶貴)3

童心是解脫之道

人生難免糾結和矛盾,充斥着變與不變,我們總會不小心将生活過成了一種執着,執着于過去與未來的思量,而童心卻是當下,也就是永恒。

看看小孩子,剛剛還在哭鼻子,給他一顆糖吃,他馬上破涕為笑,好像啥也沒發生一樣,這表現出極強的心理修複能力,永遠活在當下。

童心是解脫之道,它時刻提醒我們,現實再堅硬,也暗藏着柔軟的部分;生命再辛苦,也蘊含着快樂的可能。

三毛說:“天真的人,不代表沒有見過世界的黑暗,恰恰因為見到過,才知道天真的好。”

童心,完全可以了卻塵世間的缺憾,引人通往圓融的境地。有人說,生活就像是一個牢籠,不得出路,其實是我們紮在現實裡面的時間太久了,無意間就忽略了童心。

童心,是對世界最好的回應,保持童心就是取悅長大後的自己。

“童心常在養天年”,105歲的辛亥老人喻育之,喜歡問幼兒園的孩子:“你幾歲了?”孩子們回答五歲或六歲時,他總是一本正經地說:“我才四歲,是你們的弟弟。

來源:京博國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