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1 15:29:47

法國大革命(法文: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英文:The French Revolution)又稱法國資産階級革命,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的革命,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及其統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法國在這段時期經曆了一個史詩式的轉變:過往的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衆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關于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時間,世界史學界看法衆多,難成共識。在法國,普遍将熱月政變作為大革命結束的标志,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激進集權統治

曆史背景:

1.經濟因素

18世紀是法國經濟由于通貨膨脹而日益惡化的時代,通貨膨脹使得社會購買力下降,18世紀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進一步削弱農民的收入。國内最大的地主羅馬天主教會教廷對谷物征收什一稅。什一稅表面上減輕了國王稅項對民衆的壓力,實際上對每天都餓着肚子的窮人而言是一座大山。

國内設置的關卡則限制了國内的經濟活動,在間歇性作物欠收時成為運輸障礙。資料顯示,貧戶家庭在面包上的支出在1788年占家庭收入的一半,1789年則達到80%。商品滞銷,農民湧入城市造成高失業率,都使得社會開始動蕩不安。

法國由于路易十五時代的過度參戰又未能打赢(特别是七年戰争)而導緻國庫空虛,以及參加美國獨立戰争帶來的财政壓力。當時法國國債總量高達20億法郎。由于戰争債務帶來的社會負擔,加上君主體制下的軍隊無能,為給退役老兵提供社會服務所拖累。同時貴族階級,尤其是住在凡爾賽的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瓦内特皇後的奢華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經濟負擔。老舊而效率低下的财政系統無法負擔政府債務,而不合理的稅務制度又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革命發生的原因之一是1788年春法國的旱災。1788年法國還沒有從發生在三年前的幹旱中恢複過來,上次幹旱因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的屠宰牲畜的情況,造成以牲畜的排洩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肥力不足大量閑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長達40毫米的冰雹連續敲打着農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無。同年冬天,法國處于嚴寒狀态。這緻使法國大革命前夕,面包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從正常情況下的一個4磅面包8蘇到1789年底的12蘇),患病人數和死亡率上漲,大規模的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饑荒甚至蔓延到歐洲的多個地區,而且政府缺乏足夠的運力緻使食品無法運往災區。

2.階級因素

在路易十五當政時期(1715年-1774年),由于人民極度不滿國王的統治,不斷遭到各種抨擊。這形成了啟蒙運動,湧現出了伏爾泰、孟德斯鸠、盧梭、狄德羅等一大批思想開明的人物,天賦人權、君主立憲、三權分立、主權在民等思想應運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國的居民被分成三個等級:第一等級:天主教高級教士。(國王不屬于任何階級)第二等級:貴族。第三等級:包括資産者、農民、無産者在内的市民、下層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級外其他階層。新舊階級勢力之間的沖突在某種程度上對革命推波助瀾。法國的貴族頭銜是開放的,讓一些有能力及有錢的第三等級人群有機會成為貴族。1700年至1789年間,法國社會增加了約5萬個新貴族。随着國家财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一些沒落的貴族對這些新貴族也十分的不滿。貴族本身也有投資商業、礦業、地産等行業,因此資産階級财富與貴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紀以後變得模糊,但資産階級和貴族之間的沖突依然日益嚴重。

3.啟蒙運動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法國大革命)1

由啟蒙時代帶來的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會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國大革命産生的重要原因。這包括對專制王權的憤恨;那些和荷蘭、英國等國的商業城市有聯系的,也因為荷蘭爆發愛國者起義失敗吸引了荷蘭流亡人士,無形中助長了法國革命的政治意識形态;知識分子和商人對貴族特權和統治的憤恨;農民、工人以及資産階級對傳統貴族領主特權的憤恨;對神職特權者的憤恨和對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對貧困的鄉村低等教士對貴族主教的憤恨,和由此延伸的對天主教的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會修士會對其它宗教機構的影響;對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随着革命的深入發展)的渴望;以及國王解雇财政顧問中被視為人民代表的安·羅伯特·雅克·杜爾哥以及後來的雅克·内克爾。

啟蒙運動為打倒法國舊制度的法國大革命等革命提供了自由的革命思想,孟德斯鸠的主張對取代舊的君權神授的王朝體制有重要作用,孟德斯鸠主張,新的共和國政制體制需要有以理性為基礎的憲法。

法國大革命又被分為三個階段:

個階段:

1、君主立憲派1789.7—1792.9大資産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制憲會議。并頒布法令(①“八月法令”;②《人權宣言》;③《1791年憲法》)對法國進行初步改造。動搖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但他們代表大資産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沒有廢除封建地租,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得不到農民的支持。他們還不願意打倒國王,革命中有很大的妥協性。

2、吉倫特派1792.8—1793.6工商業資産階級立法會議(後被國民公會取代)。吉倫特派攻占王宮,推翻君主制,普選産生國民公會,取代立法議會。取得瓦爾密大捷,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并處死國王路易十六(①瓦爾密大捷;②召開國民公會;③成立共和國;④審判處死路易十六)。從而推動了革命繼續向前前進。但他們代表工商業資産階級利益,不願意采取限價措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最終被人民所抛棄。

3、雅各賓派1793.6-1794.7中小資産階級國民公會。

雅各賓派專政時期實行革命恐怖政策基本上趕走了外國幹涉軍,戰場轉到國境外。特别是把土地分成小塊,出售給農民,标着着革命達到頂峰。但也形成了小土地所有制,對法國未來經濟不利。而且,雅各派内部出現嚴重分裂,後來在“熱月政變”中被颠覆。發展趨勢是把革命不斷推向深入。(①摧毀封建制度②實行恐怖政策③發布總動員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