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獎塵埃落地。
沈騰的0票,于和偉的“消失”。
給百花獎的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引發了輿論的海嘯,群情激奮。
原因無他,不服衆而已。
當然,這個不服衆并不是指對拿獎者的偏見。
張譯拿影帝,沒有問題。
2016年他拍《追兇者也》的時候就該拿了。
袁泉拿影後,也沒問題。
之前拿了3個金雞女配,2個百花女配,1個華表特别獎。
輪也該輪上她了。
甚至于混了多半輩子大熒幕的吳京13票,易烊千玺卻有15票。
很多人也能理解。
畢竟百花獎曆史上從來不缺爆冷的時候。
況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戰争動作片很難拿獎。
就連吳京這個201億票房的武打獨苗男主角,也不受主流獎項評委們的待見。
但沈騰拿個0蛋,真的讓人無法苟同。
套用網友的一句話:
“嘴上講的都是榮譽,心裡想的全是生意。”
好好一個獎項,從什麼時候開始,專業性最強,代表演員綜合素質,電影内涵的百花獎。
也學會炒作了?
百花獎的選拔機制,真的能代表全國觀衆嗎?
2022年,第36屆大衆電影百花獎獎項一一揭曉過後。
3個0蛋的現場投票結果,在網絡上引發了劇烈的讨論。
有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上本屆百花獎的觀衆評委王瑛。
她是這麼回答的:
“我隻能說,百花獎确實是完全以觀衆為中心的評獎,沒有幕後拉票、配票,包括我在内的101位評委都是如此。”
“評委的原則就是六親不認,隻認作品;八面來風,我自不動。”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知道包括王瑛在内的101位評審,是怎麼選出來的嗎?
230億票房,大熱門男主角沈騰一票未得。
同為0票的還有海清和周也。
雖說二人的人氣不高,但也不至于無人問津吧?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百花獎的評獎機制是什麼?還适合當今的娛樂圈嗎?
帶着對百花獎評選模式的好奇,菀兒深度了解了一番百花獎的“前世今生”。
金雞獎和百花獎雖然在1992年就合并,卻沿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評選方式。
金雞獎單數年舉辦,由專業評委評選,屬于圈内人士互評。
百花獎雙數年舉辦,搞的是觀衆集體投票制,不由某一個團體或者圈子插手。
乍一看,金鷹獎确實更容易出現“騷操作”。
就比如2021屆的金雞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了4個人,有資曆的劉敏濤、有作品的張小斐。
另外兩個是劉浩存和張子楓兩個出道即巅峰的新人。
最佳男主角那邊,就更讓人理解不了了。
也入選了四個。
有張譯、于和偉、劉烨這三位大熒幕實力派,最後一個是易烊千玺。
2021年那麼多優秀的作品,高票房的電影,有實力的前輩。
劉浩存,張子楓,易烊千玺的實力,真的能打敗如今國内的其他男女演員嗎?
答案顯而易見,你品,你細品。
2021年“大跌眼鏡”的金雞獎過後,老百姓們滿頭霧水,将希望放在了“大數據選拔”的百花獎上。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粉絲和路人各自開心的雙赢局面。
結果沒想到,本來思路清奇的百花獎今年格外别緻,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
一共接受了1300萬觀衆的票選。
百花獎在已經投過一輪票的1300萬人中,“随機”選了101個人。
這101個人再來回二次投票。
這樣重複的觀衆票選制度,這樣随機地評選結果。
在沒有任何内幕的情況下,運氣成分太高了,并沒有資格代表大衆。
在有彎彎繞繞的情況下,這101個人的标準,也沒什麼權威性。
又或者換個問題,他們憑什麼來代表1300萬大衆?
隻屬于随機101位觀衆的影帝影後,男配女配嗎?
每個有故事的人,都有段靜默的時光
說完百花獎的選拔機制,那麼咱們再來聊一聊争議的漩渦。
到底是為什麼?
拿下230億票房,有觀衆緣,有口碑,表演風格接地氣,“含騰量極高”的票房一哥沈騰。
會在百花獎上拿到0蛋。
在菀兒看來,這和他的演藝生涯,是有直接關系的。
若幹年之前,沈騰是個靠顔值吃飯的“軍藝校草”。
主攻的是喜劇。
可這條路,卻不是沈騰自己選的。
是女高音歌唱家沈娜和望子成龍的沈爸爸權衡利弊。
替他籌謀,“逼”他考得解放軍藝術學院。
2003年,畢業後的沈騰按部就班,創造了“開心麻花”。
缺乏知名度,以诙諧幽默的形勢批判不良現象,導緻表演常常叫好不叫座。
經營困難,舉步維艱,沈騰連租地下室的房租都交不起。
事實上,當時已經有看好沈騰個人的喜劇團體向他開出了高價跳槽費。
可惜沈騰是個重義的。
“我當時就想着,這裡的每個年輕人都心懷熱血,我不可能在落難的時候離開他們。”——沈騰
一個都不能少。
甚至還從自己為數不多的工資中扣除了一部分,給年過七旬的保潔大爺老楊。
“不離不棄,要是将他裁去了,人家這麼大歲數還能找到工作嗎?”
一個男星最美好的5年,沈騰混的一言難盡。
同屆的同學陸續出了名,隻有他一個人一如既往,不改初衷。
看似漫不經心的外表下,有着對喜劇,對團體的執着。
在年複一日的蹉跎中,沈騰甚至将它升華了。
喜劇的内核是荒誕下的諷刺,而不僅僅是單純地搞笑。
沈騰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引發觀衆的思考和共鳴。
歲月讓你發福的時候,不講一點道理。
當輪廓分明的瓜子臉,變成西瓜子兒臉。
沈騰的人生真的升華了。
連續六次在春晚舞台上發光發熱,郝建成就了沈騰。
讓他火遍了大江南北,可這個角色讓他發覺:
幾乎所有人都隻認識郝建沒人知道沈騰。
後來,沈騰和開心麻花向影視圈進發。
2015年9月開心麻花斥資2000萬拍攝《夏洛特煩惱》。
一部劇打破多項記錄,徹底讓沈騰擺脫了郝建的束縛。
之後他又帶領團隊連續拍攝了多部喜劇電影,都拿出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不僅将自己的名字打響,還成為了喜劇界的票房靈藥。
是《心花怒放》裡油腔滑調的大理酒吧老闆:
“我這院裡下雨下雪下冰雹,就是沒下過手機。”
是《羞羞的鐵拳》中深藏大志的副掌門,氣定神閑地從屋檐飄下,在着地的一瞬間撲通跪倒。
“你過來啊。”
是西紅柿首富中一夜爆富,飄飄欲仙,為所欲為的王多魚。
“誰點的主食!惡習趕緊改了,吃龍蝦也一樣能吃飽。”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
他已經把喜劇融入了自己的骨髓,導緻觀衆隻要看到他這個人就笑出了聲。
“我跟沈騰買單的時候,服務員手裡拿個二維碼對着沈騰。”
“邪魅一笑,大喊:你過來啊。”——徐峥
這也是為什麼,當百花獎這場大戲,給沈騰打了個0分。
觀衆們壓根不買賬的根本原因。
差生就算蒙,也能在101票中蒙中一票吧。
為啥沈騰抱了個零蛋呢?
其實在菀兒看來,歸根究底,分三個方面。
當然,這三個觀點僅代表菀兒個人立場,杠就是你對。
第一,沈騰有優點,也有缺點。
在《獨行月球》之前。
菀兒已經對沈騰恨鐵不成鋼很久了:
“沈叔叔,你這也忒佛系了,怎麼就這麼懶啊!”
是的,别看沈騰從2015年至今斬獲了230億票房。
但從2015年《夏洛特煩惱》之後。
大家可以數數這七年下來,他滿打滿算才領銜主演了沒幾部片子。
正經一番的就隻有《西虹市首富》、《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你好,李煥英》等寥寥幾部。
其餘的不是客串,就是拼盤電影裡出現個二三十分鐘。
觀衆都沒看過瘾呢,沈叔叔這一咕噜就過去了。
七年啊。
人生有多少個七年啊沈叔叔!
第二,相比于大熒幕,沈騰有很多精力放在了綜藝上。
名場面,搞笑段子創造了不少,但也成為了“演員不務正業”的典型。
飽受诟病。
觀衆看多了他上綜藝就會隻覺得他是個負責搞笑的綜藝咖,從而忘了他還是個演員。
也忘了他在演技方面的才華。
很多人在看沈騰正經的演戲的時候會不習慣,會想笑。
甚至覺得下一秒他就要抖包袱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這屆百花獎,确實是有拿沈騰“開涮”來炒作的嫌疑。
沈騰沒演技嗎?
有。
如果演技不好,怎麼可能在電影票房上拿到230億的頭籌。
相反,我覺得沈騰演技很好。
浸潤喜劇多年,對節奏、情緒乃至台詞的拿捏,遊刃有餘。
這兩天熱播的,與馬麗搭檔主演的《獨行月球》,僅僅兩天的時間,票房就已經突破了6億。
預計,此片的保守票房能夠突破30億。
有演技,有實力,有人員。
輸在今年百花獎送選的作品,很難讓人不多想。
這屆百花沈騰提名最佳男主角的作品是《我和我的父輩》。
當初菀兒看到沈騰入圍男主角提名的是《我和我的父輩》,就已經覺得很離譜了。
四個字評價:“過于勉強”。
演技不錯,不代表作品行。
當然,菀兒很喜歡《我和我的父輩》,并無半分冒犯的意思。
但論功行賞,這部主旋律作品,沈騰并不是主演阿...
《我和我的父輩》裡提徐峥,是不是比提沈騰要合理?
另一位喜提零蛋的海清,也吃了這個虧。
她沒演技嗎?
有,同樣輸在提名的作品。
海清入圍百花女配獎的作品也是《我和我的父輩》。
在這部群星璀璨的大投資、主旋律、高水平拼盤電影中。
海清的出鏡時間滿打滿算,連2分鐘都不到。
菀兒不去查劇照,都想不起來海清在這部劇裡演了個啥。
别人都是主旋律,大男主。
結結實實倆小時的出鏡率。
到海清和沈騰這兒,成了拼盤電影,小角色。
就算提名沈騰的《你好,李煥英》入選,也不至于0票吧。
就差把“陪太子讀書,當陪跑的炮灰”幾個大字貼腦門上了。
四字弟弟風頭正盛,他入圍是為了鍍金攢資曆,提名得給。
吳京是大爆款獻禮片《長津湖》的主演,不給提就不像話了。
劉烨和張譯兩人,都有實力。
話題度差了點。
所以這組很明顯缺了一個“能上熱搜”,能引發讨論度的。
于是,沈騰來了。
換個角度來說,沈騰的劇本單元太短。
評委組應該做的是退掉片子,更不應該浪費入圍名額,畢竟入圍也是一種肯定。
畢竟說到最佳男主角這組,在《懸崖之上》比張譯更出彩的于和偉是有資格争獎的。
金雞獎提名,于和偉與影帝擦肩而過,很多人都為于和偉感到惋惜。
争議大到連得獎的張譯都不好意思地說:
“我對不起于和偉,他其實演得比我好,我希望心目中獲獎演員是和偉哥,但是很遺憾晚上我請他吃飯。”
但很遺憾,金雞獎讓他陪跑。
到了百花獎,這麼多獎項連一個提名的資格都不給。
沈騰的“0票”,于和偉的“消失”,是娛樂圈的悲哀
當年周星馳被金像獎遛那麼多年,金像獎也沒敢幹出讓周星馳零票這種迷之操作。
讓拼盤電影的沈騰擠掉有機會獲獎的于和偉,還給了人家0票。
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衡量尺度,也讓評獎變成一出鬧劇。
菀兒上次看到這麼離譜的提名和獲獎。
還是在黃曉明靠《烈火英雄》拿影帝的時候。
黃曉明靠這部劇得獎,單看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黃曉明演得不錯,劇本不錯,立意也很好。
但你要是看看那年神仙打架的影壇,就會無話可說。
和黃曉明一起争影帝的提名者,都有哪幾位呢?
肖央的《誤殺》,張譯的《我和我的祖國》,周潤發的《無雙》。
是不是比這次還離譜?
是不是哪個人都比黃曉明得獎更合理?
更離譜的是,你知道哪些人連提名都沒有嗎?
答:《流浪地球》裡的吳京和《我不是藥神》裡的徐峥。
這次領獎過後,輿論嘩然。
到了2022年,幹脆升級了。
有資格的提名,比如于和偉,和“于和偉們”,全不給提名。
“矮子裡拔将軍。”
這已經不是百花獎第一次這麼胡搞了。
上回李沁憑《建軍大業》的三分鐘戲份,百花獎給她提名的“最佳女主角”,也就是影後。
她自己都沒好意思去現場,最後果然是0票。
于和偉,這位中年發力的老小子畢竟是演正劇的。
2017年,明明演了口碑爆棚的《建國大業》。
最後隻拿了個最佳男配獎。
2018年,靠着2016年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又得了最佳男配。
2021年,總算多年媳婦熬成婆。
靠着《覺醒年代》,拿了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視帝。
含金量雖然不如金雞和百花,好歹沒有次次陪跑不是。
雖然這次連百花獎的入圍資格都沒有,但是未來可期。
過兩年也該輪上他當影帝了。
而沈騰的狀況,就不怎麼好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盡管沈騰出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電影,但他至今沒拿過任何一個有含金量的獎項。
别說拿獎了,就連入圍,都是少得可憐。
迄今為止,沈騰的履曆表上獲獎經曆那一欄裡,唯一拿得出手的,也隻有兩次百花獎入圍而已。
喜劇片本身就很難得大獎,喜劇演員也很難獲得最佳演員獎。
“沈騰們”的零票,于和偉們的“消失”。
不僅對他們自己毫無損失,反而會讓觀衆更認同這些演員。
别搞花裡胡哨了,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抛去所謂的“專業”和“深度。
大衆電影獎,還是走走大衆的心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