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是傳說中的超自然生物,通過飲用動物或者人類的血液,來保持生命力,讓自己獲得永生。起源于巴爾幹半島和東歐斯拉夫人的民間傳說,後來經過以訛傳訛,以及小說、電影、流行文化的改編,逐漸演變成各種版本。
那麼“吸血鬼”真的存在嗎?現在存在于傳說當中,現實中還沒有被發現,可以把它當成一種人文風俗,具體真假已經不重要。但是在亞馬遜有一種号稱“吸血鬼”的魚類,卻是真正存在的,它們在亞馬遜中橫行霸道。
讓亞馬遜河流附近生活的居民談之色變,不僅吸食魚類的血液,還吸食人類的血液,它就是——寄生鲶,寄生鲶體長一般在10公分以下,雖然它的個頭很小,但是不要被它的外觀所欺騙,如果在亞馬遜河遊泳的話,下一秒就很可能遭到它的攻擊,尤其是對于男性來說,這種攻擊造成的後果是緻命的,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
01亞馬遜寄生鲶寄生鲶是一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内的魚類,屬于鲶形目,毛鼻鲶科。成體一般在5-8公分,偶爾出現10公分個體,寄生鲶體色透明,遊泳速度極快,因此很難在水中被發現。寄生鲶在亞馬遜當地居民口中,危險程度甚至超過食人魚,被稱為吸血鬼、牙簽魚、魔鬼魚等。
寄生鲶的鰓蓋上有成束棘刺,身體細長,屬于寄生魚類。當它發現附近有合适的宿主後,通常以其極高的速度,鑽入魚類的魚鰓中,用銳利的牙齒和鰓蓋棘,刺破寄主的皮膚,使其出血吞食血液,在撕咬的位置留下一個深深的孔洞,對魚類危害性很大。
其實不管是哪種以寄生為生的生物,危害都很大,就拿我們常見的螞蟥來說,這種軟體動物堪稱皮糙肉厚,如果你在河邊發現它的話,用腳踩是很難把它踩死的。記得小時候去河邊遊泳,不知道什麼時候螞蟥趴在小腿上吸血,發現的時候螞蟥的頭部已經進入肉中。
當時也沒有帶鹽和辣椒粉,隻用用鞋底抽打,腿都打腫了才把螞蟥取出來。後來在去河邊遊泳的時候,就随身帶一包幹吃面的調料,或者鹽,因為對這種軟體動物來說,隻要把辣椒或者鹽撒在它的身上,它馬上就會融化,這是它的弱點。
而寄生鲶除了身體小之外,幾乎沒有弱點!身體幾乎透明呈長條形,靈活性非常好、遊動速度快,不容易被發現,在遭受到攻擊後被發現已經晚了。即使是亞馬遜河流中的掠食性魚類,也難逃它的攻擊。
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據統計:亞馬遜河有超過1.5萬條支流,流域面積達達691.5萬平方千米,占南美州總面積的40%,孕育了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河流域地勢平坦,海拔不超過200米,受到大西洋潮汐的影響的河段達966公裡,(類似于錢塘江大潮)每當季風來臨暴雨如注,亞馬遜流域成為一片澤國,有些河面暴漲上百公裡寬。充足的水資源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物,以及各種各樣的掠食性魚類。
比如:食人魚、巨骨蛇魚、公牛鲨、電鳗等等,這些魚類在亞馬遜河天敵很少,尤其是巨骨蛇魚、公牛鲨和電鳗,它們成年後幾乎沒有天敵。然而小小的寄生鲶卻把它們當做食物,甚至把它們當做産床。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在亞馬遜河拯救一條鲨魚,這條鲨魚體表沒有外傷,也看不出疾病情況,死因無法确定。但是在解剖的時候發現,鲨魚體内的血液很少,内髒幾乎空了!原來鲨魚被大量寄生鲶鑽入體内,内髒都快被吃光了。
寄生鲶除了寄生宿主後吸血和吃肉之外,還有一個令人恐怖的原因,那就是它可以在宿主體内生長、繁殖,把宿主當做自己的産床,直至宿主死亡才肯罷休。亞馬遜當地人們發現,一些大型掠食性魚類的屍體中,有上百條這種魚類。
很難相信小小的寄生鲶,橫行亞馬遜河,即使鲨魚也成為了它們的食物,然而科學界對于寄生鲶的了解還很少,不知道這種魚類到底是怎麼繁殖,怎麼生長,壽命大約多少歲。而它們喜歡攻擊人類的例子,卻經常被爆出。
1997年巴西一名23歲的男人就被寄生鲶襲擊,該名男子在亞馬遜河小便,剛尿到一半就被寄生鲶襲擊,寄生鲶進入他的尿道吞食血液,吃飽喝足後身體變得膨脹,無法從原路返回,隻能一直前進。該男子很快就感覺到惡心、腫脹,疼痛也随之而來。
在此之前,他也聽說過寄生鲶的恐怖傳說,于是他立即求助當地土著,使用了當地偏方,但是效果甚微,接着馬上趕往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後,寄生鲶最終從他的體内取出,該名男子順利脫險。
在巴西亞馬遜河流附近生活的當地人,不論男女,下水前都要穿着用椰子纖維織成的一種褲子,防止被它襲擊。研究表明:寄生鲶把排便誤認為是從一尾魚的鰓孔中排出的呼吸流,從而追尋這種微弱的水流,完成寄生。那麼為什麼寄生鲶寄生的時候很難被發現?
因為太過于隐蔽,首先寄生鲶的體型很小,隻有幾公分,并且身體透明,遊動速度很快,不易被人們發現,因此寄生鲶經常會在人們毫無察覺時,突然發起攻擊,伺機鑽進男性的尿道中!而一旦被它們鑽進尿道,便很難拿出,它們會利用自己的棘刺以及鋒利的牙齒,牢牢鈎住受害者尿道壁,使得受害者痛不欲生!
被寄生後,如果能得到有效的治療,立即進行手術影響不大能夠恢複。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并且拖延時間比較長,那麼很可能失去功能!這種小型魚類,不僅僅對其他大型掠食性魚類危害大,對于人類的危害同樣如此,令亞馬遜河流當地人們談之色變。
最後:現實中專門吸食人類血液的“吸血鬼”,隻是存在于傳說當中,而吸血的生物卻比較常見。比如:天上飛的蚊子、牛虻、吸血蝙蝠等;地上跑的跳蚤、虱子等;水裡遊的七鰓鳗、螞蟥等等,它們是主動吸血,對于人類都有一定的危害。
而亞馬遜河流中的寄生鲶,它們吸血吃肉主要為了生存下去,經過千百年來的進化,屬于寄生魚類,依靠宿主生存。對于魚類來說,益處遠大于害處,對于下水遊泳的人們來說,也有一定危害,不過隻要下水後不小便受到攻擊的可能性也就大大降低了,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