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在中國的很多節日裡,都是應景的食物,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春節前後很多節日吃餃子,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立秋也要吃餃子,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為什麼立秋也要吃餃子。
【伏天炎熱沒食欲】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立秋前面有大暑,後面又處暑,立秋,顧名思義,就是到了秋天的意思。一般立秋之後,伏天就差不多過完了。對于立秋為什麼要吃餃子,我們要從伏天開始說起。伏天氣溫炎熱,就比如前兩周的持續高溫,多數人的食欲都會比較差,所以都吃不了什麼,所以經過伏天之後人都會比較清瘦。
立秋,民間有“立秋貼秋膘”的說法。過去民間對節氣多有講究,“民以食為天”,立秋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節氣,在北方地區民間普遍流行“貼秋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焖肉,以及肉餡餃子、炖雞鴨或紅燒魚等。
而中醫裡面講,夏季因為天氣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最後導緻身體清減的症狀,是一種身體虧損的現象。所以中醫裡面會講究說,立秋之後人是需要進補一些的,當然是不需要吃中藥的,吃些家常食物就行,比如吃餃子。
其實對于立秋吃餃子,也是一種貼秋膘的吃法,那麼,貼秋膘又是什麼意思呢?上面已經說到了,夏季人體會有所清減,古人會在立秋這一天稱一下自己的體重。
如果發現自己變清瘦了,大家會吃一些肉類食物補一補,俗稱“貼秋膘”。而餃子也是一種肉類食物,所以立秋吃餃子也是一種貼秋膘的吃法。
立秋除了吃餃子,我國民間立秋日還有食雞蛋、桃子,祭祀土地神,插戴楸葉等習俗。此外,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