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全班同學嚴陣以待。”
“面對這次挑戰,我們厲兵秣馬、砥砺前行。”
這三種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第三種明顯用詞更高級。怎麼能讓孩子在平時語言表達和寫作中,自然而然地想到運用成語呢?
熟練使用的前提是完全理解。不僅要理解成語的意思,也要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背景、曆史和人物故事……
比如上文中的“厲兵秣馬”這個詞,别說孩子了,很多大人可能都不了解其出處。這個詞背後對應着春秋時期秦晉兩國伐鄭的曆史事件,想要了解全貌,得先要了解當時春秋各國的地理位置、分分合合的政治變化。還要了解一些人物的故事:秦穆公、晉文公、燭之武、蹇叔……而他們每個人又都能串起一條曆史故事線。
一個小小的成語,背後卻蘊含着大量的曆史知識和語文素養。
而想要達到這樣的閱讀效果,閱讀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
兼具經典專業和趣味好讀的《成語故事》,是“親近母語”團隊精心編創的《中國老故事》的第二輯,一共6本。整套書有300餘個成語故事,以曆史朝代為脈絡排列。從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讓孩子讀成語故事的同時,還能對朝代發展有一個基本認知,獲得全面的曆史觀。
這套書的主編徐冬梅老師曾經講過家長給孩子挑選傳統文化圖書的幾個重要原則,其實也正和《中國老故事》和《成語故事》的編選原則是一樣的,即:兒童性、經典性、當代性。
具體來講,首先是兒童性,這本書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符合他身心發展的需求,是不是尊重其語言學習、情感需求、心智發展的規律,孩子喜不喜歡。其次是經典性,無論是這本書的故事還是語言甚至是插畫,是不是都足夠優秀。最後是當代性,我們不能去選擇那些思想觀念陳舊、表述方式陳舊的書給孩子讀,我們要讓孩子在當下的語境中和聯系當下的生活來接觸傳統文化。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今天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刻闆的四書五經,而是與兒童成長階段相符的,與兒童當下生活相關的内容。
——徐冬梅
《成語故事》這樣内容豐富、條理清晰的傳統文化優秀讀本,隻是買回來扔給孩子讓ta自己看是遠遠不夠的——或者說,是有些浪費了的。親子共讀時間,也遠不是讀出聲來給孩子聽,就足夠了的。家長此時要起到領讀人的作用,引領孩子去思考、去舉一反三。故事本身深入淺出,那麼讀時便要由淺顯的“讀個熱鬧”,到更深的層面去發掘藴藏其中的文化背景與知識,将一個故事反複咀嚼讀透。
如此幾次下來,孩子自會養成閱讀時主動提問、發散思維的習慣。
厲馬秣兵
摘自《中國老故事——成語故事2》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mò)馬矣。”
春秋時期,秦國和晉國聯合攻打鄭國。晉國的兵馬駐紮在西邊,秦國的兵馬駐紮在東邊。鄭國的國君見這陣勢,慌了神,連忙派能說會道的燭之武去勸說親自領兵的秦穆公退兵,争取秦國與鄭國結盟。
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兩國一起攻打鄭國,鄭國必定無法自保。但鄭國和秦國相距甚遠,中間隔着晉國。鄭國一亡,土地全歸了晉國,晉國的勢力就遠大于前。如果秦國願意與鄭國結盟,以後您有什麼使者來往,經過鄭國,我們一定好好接待使者,對您也沒有壞處。您認為呢?”
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中的燭之武
在燭之武的勸說下,秦穆公考慮再三,答應跟鄭國單獨講和,還派了杞子等三個将軍以及一批人馬,替鄭國守衛北門,自己則帶領其餘的兵馬回國了。
晉文公見秦軍撤走了,心裡不快。于是,他也與鄭國訂了盟約,撤兵回去了。
留在鄭國的杞子将軍聽說鄭國又投靠了晉國,便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要求再次讨伐鄭國。秦穆公得到消息後,不願跟晉文公撕破臉皮,隻好暫時忍着,等待時機成熟再作決策。
兩年後,晉文公病死,他的兒子襄公即位。有人再次勸說秦穆公讨伐鄭國。他們說:“晉文公剛剛去世,趁這個機會攻打鄭國,晉國絕不會插手。”
這時,杞子派人密報秦穆公:“我們已經掌握鄭國北門的鑰匙,請趕快派兵來襲,裡應外合,定可以一舉攻下鄭國。”
秦穆公非常高興,決定立即出兵伐鄭。老臣蹇(jiǎn)叔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偷襲這麼遠的國家,消息怎麼能瞞得住?另外,長途跋涉,我們的兵馬早已精疲力乏,而對方也早就有了準備,怎麼能取勝?”
秦穆公認為機不可失,沒有聽蹇叔的勸告,任命百裡奚的兒子孟明視為大将,蹇叔的兩個兒子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将,率領兵馬遠征鄭國。
秦軍日夜兼程,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滑國。正巧,鄭國的商人弦高也路過此地。他看到全副武裝的秦軍,立刻猜到他們要進攻自己的國家。弦高靈機一動,表面上,他假稱自己是鄭國派來慰問秦軍的使者,獻上了幾張熟牛皮和十幾頭肥牛,想先穩住秦軍;暗地裡,他派人把秦軍來犯的消息火速報告給鄭穆公。弦高的這一舉動,讓孟明視等人起了懷疑,他們擔心鄭國已做好迎戰的準備,所以不敢貿然進軍。
《中國老故事·成語故事2》内文插圖
而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密報後,馬上派人到杞子的住所查看,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已捆紮好行李,磨好兵器,喂飽了馬,處于備戰狀态。于是,他就對三位将軍下了逐客令:“你們在敝國居住了很長時間,敝國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饋贈給各位了。你們秦國的物資豐饒,都請回去吧,恕我們無法款待了。”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敗露,分别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視得到消息後,也隻好下令撤軍。回師途中,秦軍又遭到了晉軍的伏擊,孟明視等三位統帥成了晉國的俘虜。
故事中“磨好兵器,喂飽了馬”就是成語“厲兵秣馬”的字面意思。現在,人們用“厲兵秣馬”指做好戰鬥前的準備工作或事前做好準備工作。如果我們想要取得驕人的成績,不可慵懶倦怠、停滞不前,而要一直厲兵秣馬、砥砺前行。
《中國老故事·成語故事》
(1-6卷)
300餘個成語故事
100餘幅生動精美的手繪插圖
優美、流暢的現代母語重述
《成語故事》是《中國老故事》第二輯,以清晰的曆史朝代為脈絡,從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精心遴選300餘個成語故事。
這套書适合5-8歲親子共讀,是極佳的親子共讀讀本;8歲以上的可獨立閱讀,生字難字配注拼音。
100餘幅精美生動的原創手繪插圖,幫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語,打下堅實的傳統文化根基。插畫充滿中國韻味,給孩子純正的中華傳統美術熏陶,給予每個兒童應有的中國記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