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有這樣一款綠茶,無芽無梗、葉緣背卷、形似瓜子。猜到是什麼了嗎?沒錯,它就是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作為六安茶中的後起之秀,被民間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主要産自皖西金寨、霍山、六安境内,地處大别山北麓,高山環抱,雲霧缭繞,氣候溫和,生态植被良好。瓜片的産區類似小種紅茶分為内山和外山,一般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區域屬于内山茶,以齊頭山燈盞窩、蝙蝠洞一帶最佳。
其茶樹品種為當地群體種,包括齊山小葉種,獨山小葉種和槠葉種,六安瓜片的品質特征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色澤寶綠,表面起霜,香氣清高,水色碧綠,味甘鮮醇。”
它的采制工藝是以徽州松蘿茶和皖西大茶的采制工藝為基礎綜合而成的,在明末清初創制時稱為六安梅片,後來由于幹茶外形的獨特,叫瓜片比梅片更通俗易懂、形象直觀,因而慢慢取代梅片,大約在清末改名為六安瓜片,已有百年曆史。
六安瓜片之所以如此獨特,是因為它有3大特點。
第一:無芽無梗。六安瓜片在采摘時“求壯不求嫩”,為了得到豐富的口感,鮮葉必須長到“開面”才采摘,并且隻采單片葉子不帶芽與莖。
當然這片葉子也不是随意哪一片都可以,按葉片位置的不同,分成3個級别,新稍的第一片葉子稱為“提片”;茶樹新稍的第二片葉子稱為“瓜片”,這片葉子既積累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又保證葉片的嫩度;第三片葉子稱為“梅片”。
不過按照葉片位置來區分提片瓜片梅片是傳統的分法,現在大多是用采摘時間來分級别。清明時節到谷雨之前采摘的稱為提片,谷雨到立夏期間采摘的稱為瓜片,立夏以後采摘的統一稱為梅片。
第二:葉緣背卷。之所以被稱作“瓜片”,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葉片順直勻整,葉緣背卷向上重疊,看起來就像一粒瓜子。如果是機制的瓜片,卷曲程度更大,似條狀,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瓜條”。
想要達到葉緣背卷的形态,主要是在“炒片”過程中下功夫,瓜片并不像龍井要直接用手掌接觸鮮葉,進行殺青、理條等工作,而是借助竹制的小掃帚,炒生鍋時使葉片貼鍋旋轉受熱均勻,炒熟鍋時邊炒邊拍,使葉片呈瓜子狀。
第三:拉火起霜。拉火也就是烘焙,是六安瓜片加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對瓜片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影響極大。拉火分為毛火、拉小火、拉老火,都是明火烘焙、溫度由低到高。
在拉老火過程中,使用六安當地的優質木炭組成烘爐,炭火溫度可高達 550~580℃,至少需要 2 名青壯年擡着裝有茶葉的特制烘籃操作。将烘籠在炭火上烘焙2-3s,立即擡下翻茶,依次擡上擡下,邊烘邊翻,每一批茶擡籠走烘至少80次才算完成。
拉老火不僅減少了瓜片茶的水分、提升了瓜片茶獨特的香氣、滋味,還使瓜片表面附上了一層潔白的“霜”。在六安瓜片地方标準中,“霜”是作為評價茶葉外形品質好壞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霜”也被認為與茶葉香氣滋味密切相關,而起霜的關鍵就在于拉老火過程中葉片之間的摩擦。所以說一款好茶來之不易啊。
六安瓜片從創制來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曆史,發展到現在是安徽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結晶。
你有喝過六安瓜片嗎?有沒有特别的感受?
本文為原創,轉載須注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