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0:56:34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

走進巴黎這個安靜的小院,回味“人間喜劇”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2

巴爾紮克的故居座落于巴黎雷魯阿德街47号。雷魯阿德街是一條偏僻寂靜的街道。離開繁華喧嚣的香榭裡舍、蒙帕納斯,來到巴爾紮克故居門前的這條小路,仿佛翻開了巴黎這本大書的另一頁,古樸寥寂,少有行人。一面簡樸的院牆上,镌刻着“巴爾紮克故居”幾個大字,墨綠色的鐵門半開半掩。我來到這裡的時候,已近黃昏。暮霭之中,輕輕地推開這扇大門,門裡面卻是一道陡峭的石梯。石梯下面,有一個小小的庭院,草木雜陳,高低錯落,雅緻甯靜。院落的一側,就是巴爾紮克居住過的那幢低矮的平房。遠處,則是艾菲爾鐵塔巨大的身軀。不過,巴爾紮克住這兒的時候還沒有鐵塔,大約在五十多年後鐵塔才拔地而起,成為這座老房子壯觀的背景。那時,這裡也還不是市區,隻是巴黎近郊一個小小的村莊。巴爾紮克隐藏在這裡感覺就像呆在鄉下一樣。這兒地處巴黎大門口,有鄉村景色,以溫泉和公園著名。民風淳樸環境安靜。著名作家馮骥才在參觀巴爾紮克故居之後寫道:“一走進這樹木掩翳中低矮、安靜而簡樸的屋子,一陣莫名的親切氣息撲面而來,心中禁不住響起一句話:我把我心中敬仰的人,帶回他的家裡來。”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3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4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5

我懷着和馮骥才先生同樣的心情,沿着石梯緩步而下,走進那座花木掩映的平房。裡面已經沒有參觀的人了,幾位工作人員向我露出疲憊的微笑,好像就是在等待這天的最後一位訪客。從裡面看,這是沿山坡而建的三層樓房。當年巴爾紮克租住的是一層的五個房間。他說“我一心想要一間安靜的房子,前有庭院、後有花園,因為這是一個窩,一個蠶繭,是我生活的一個罩子”。他還說,這所房子是他“生命的巢穴、甲殼、刀鞘”,是他的“臨時避難所”。因為他的生活總是入不敷出、債台高築,常常為躲債東躲西藏。他化名“布雷諾爾”搬到這偏遠的鄉下,以躲避債主的逼迫。巴爾紮克十分喜愛這所房子。躲進這個“避難所”,他就文思泉湧,汩汩不絕,《人間喜劇》中的許多作品都是在這兒完成的。現在,其他房客租住的樓層也全部成了巴爾紮克故居博物館的組成部分,三層樓房都開辟為向公衆開放的展室,分别陳列着巴爾紮克的書信、手稿、原版書籍、私人藏書以及其他私人用品。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6

我沿着指示牌的引導,一間一間展室地參觀品味,細心地體會一位文壇巨人進行創作的心理環境,領悟激發出《人間喜劇》中那些奇妙故事的靈感之源。與歌德故居、雨果故居豪華的裝飾和豐富的展品相比,巴爾紮克故居則顯得比較寒酸,陳設的形式也十分簡樸,仿佛有意告訴觀衆巴爾紮克當年的“清貧”。也許是因為年代久遠,也許巴爾紮克本來就身無長物,故居中他的遺物所剩無幾,隻有燭台、手杖、背心、咖啡具和幾件家具等等不多的東西。還有他心愛的拿破侖小雕像,一手執帽,一手杖劍,雄心勃勃地立在那裡。引人注目的是那把嵌有巴爾紮克姓名縮略字母的咖啡壺。咖啡是巴爾紮克最喜愛的飲品,有人說他一生中喝下了“數以噸計的咖啡”。為了讓咖啡有足夠的刺激性,他自己發明了用三個品種咖啡混合沖泡的方法,每天飲下三十杯。這把咖啡壺用來加熱他所謂的“現代興奮劑”,陪伴了他所有的寫作時間。展品中還有一套耀眼的銀餐具。巴爾紮克雖然常常捉襟見肘,卻很愛交際,經常在這簡陋的住所裡宴請朋友,其中之一的維克多警長後來就成了《交際花盛衰記》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可怕的伏脫冷。每當晚飯以後,巴爾紮克和友人們度過不少幽靜而愉快的夜晚,向他們講述自己所構思的人物和故事。笫一層展室裡陳列着巴爾紮克以及他的朋友們的畫像和漫畫,而這些畫像的主人公都成了他作品中的模特或原型。巴爾紮克的傳記的作者亨利.特羅亞寫道:“他最感興趣的是他身邊那些人,他想和這些人交談。可能,他有個秘密的願望,有朝一日将這些人變成小說中的人物。對他來說,世界就像是座倉庫,他可以從中得到天使和魔妖,賦以他的書生命”。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7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8

巴爾紮克故居的陳設雖然簡樸,但對于我們了解這位作家來說,就已經足夠了。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在參觀圖爾的巴爾紮克故居時曾這樣寫道:到這裡來參觀,“不是為了看看這位偉大的小說家的什麼遺物,因為房間裡可能還有,甚至也不是為了看看什麼神秘的德性,因為它的四壁之内說不定還蘊藏着一點,而僅僅是由于看看那四面普通的牆壁就能夠使一個人對人類奮鬥的力量産生一種強烈的印象。”

亨利﹒詹姆斯說:“自莎士比亞以後,巴爾紮克在他的眼力成熟的階段攝取的人類生活比哪一個試圖給我們講這方面的故事的人都多。”巴爾紮克幾乎是在瘋狂的寫作。他隻活了51歲,卻寫作了96部作品。他在這些作品中,刻畫了整整一個時代的人生百态,寫盡了整整一個世界的故事。雨果在巴爾紮克的葬禮上說:“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我以前讀茨威格撰寫的《巴爾紮克傳》,總有疑問,一個債務纏身且沉迷浮華世界的人,何以有那樣的創作激情,何以有那樣廣博的知識,何以有那樣頑強的毅力,從筆端流淌出波濤滾滾的文學長河,描繪出浮世巴黎的萬種風情?也許,巴爾紮克随時可以從外在的喧嚣退步抽身,回到屬于自己的心靈空間,從交際場上的巴爾紮克變身為書房裡的巴爾紮克,而在書房裡才是他真正的自己。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9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0

他的書房保存的比較完整,一張小書桌擺放在房間的中間,玻璃闆下面壓着兩頁他的手稿。他自己在一封信中曾說:“我寫作時手肘總在相同的位置移動,都快要把桌面磨穿了。”這張小桌“見證了我的憂慮、我的痛苦、我的郁悶、我的歡樂,以及一切。”在一間展室裡陳列着他的手稿和印刷清樣。雖然巴爾紮克寫作的直接動力常常是為了還債,而在伏案筆耕的時候卻要表達自己對世界和人類的看法,并且在表達方式上刻意追求精确,一絲不苟。所以他經常多次反複地修改清樣,直塗到面目全非,印刷所不得不耐心地一再重排。這一份校樣就是一個例證,它上面有各種各樣的修改、勾畫、調整的記号。巴爾紮克的小說通過寫實的手法來批判社會時弊,展示人生百态,而無數繁多的細節都準确無誤。他說自己正如動物學家研究動物物種的行為方式一樣,研究的是人類物種的生活情況,宣稱自己的觀察就象科學一般可信。他的這個說法獲得了充分的肯定,雨果就說,《人間喜劇》就是一部濃縮的曆史,人們可以從中看出“整個現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則稱贊巴爾紮克提供了社會各個領域無比豐富的生動細節和形象化的曆史材料,“甚至在經濟的細節方面(如革命以後動産和不動産的重新分配),我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曆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裡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有意思的是在巴爾紮克的一些手稿的空白處竟有許多數字,據說那是他的債務清單:他在計算将要獲得的稿酬如何償還幾張已經到期的帳單。在另一間展室的四壁櫥櫃裡,排列着他小說中所有人物插圖的全套木版,其中許多是我在讀巴爾紮克作品時所見過的,筆觸細膩,神态宛然,畢現人物性格。那些插圖下面則是長達14米的複雜而有序的《人間喜劇》人物譜系,包括了《人間喜劇》中一千多位主要人物以及他們相互間的複雜關系。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1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2

我最後參觀的一間展室裡陳列着不同時代的人們為巴爾紮克所創作的各種雕像。遺憾的是,在這裡并沒有我們所熟悉的羅丹創作的那尊著名的披着睡袍的雕像,隻有一件羅丹創作時原稿的頭像,靜靜地躺在陳列櫃裡。後來,我去參觀羅丹博物館,卻發現“巴爾紮克”和著名的“思想者”一起,昂然地聳立在羅丹博物館優雅的花園裡。這是一個披着中國睡袍、穿着波斯拖鞋、浮想聯翩、立刻就要拿筆鋪紙奮然疾書的、無時不在工作的巴爾紮克。他雙足并攏、緊抱雙臂、高揚起巨大的頭顱、目光如炬,眼望着無限遙遠的地方,又似乎在凝神靜思,頗有“寂然凝慮,思接千載”的意境。然而,當時的人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披頭散發、衣冠不整的巴爾紮克。在人們的想象中,這位法國最偉大的作家,應是衣冠楚楚的紳士,而不應該穿着不登大雅之堂的睡衣!所以,羅丹的“巴爾紮克”并沒有住進巴爾紮克故居,隻能默默地停留在羅丹的後花園裡。直到羅丹的這個作品完成四十年之後的1939年,法國文化人協會才最終認可了這匠心獨運的傑作,另鑄了一尊銅像,立于拉斯帕伊大街與蒙帕納斯大街交彙的街口。蒙帕納斯大街是巴黎最繁華熱鬧的街區之一,日日夜夜,人群川流不息。每天都有無數的行人在此停留駐足,用景仰的目光注視着青翠樹叢中的巴爾紮克,傾聽他講述的老巴黎的故事。抑或是巴爾紮克用冷峻的目光注視着繁華街市中來來往往的行人,續寫着巴黎的新故事?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3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4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5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6

武斌,山西盂縣人,1953年生于遼甯省撫順市,1982年南開大學哲學系畢業。研究員。曾經擔任過遼甯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沈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沈陽市文史館副館長;還曾擔任過遼甯省文聯副主席、遼甯省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全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經出版多部學術著作,主要有《現代中國人——從過去走向未來》《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史》(3卷)《世紀中國:光榮與夢想》(2卷)《20世紀中國時尚史》《中國文化地圖》《中醫與中國文化》《沈陽故宮論》《故宮學與沈陽故宮》《絲綢之路全史》(2卷)等。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5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8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15

文豪巴爾紮克的旅行(行者)2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