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香港首富,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李嘉誠,此外包括李嘉誠在内的香港四大家族也基本上無人不知。不過香港一直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比李嘉誠還要有錢的人還是有的,隻不過人家比較低調,不為人知而已。
今天要講的這位香港"隐形首富"胡應湘就是如此。想當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才2個億的時候,胡應湘就已經是香港最大的地産大佬,身家更是李嘉誠的十幾倍。
而如今,身家千億的胡應湘依然不亞于李嘉誠,隻不過跟李嘉誠投資英國不同的是,他這三十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香港和内陸,建路造橋,無私捐給國家510億。特别是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更是他捐巨資無償參與建造。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胡應湘第一個提出要建港珠澳大橋的時候,李嘉誠是第一個反對的人,其他香港富豪也跟随李嘉誠響應,他們這麼做就是害怕一旦這個成為現實,他們的利益就會受損。誰都知道投入千億的港珠澳大橋對香港、廣東和澳門的發展有多大意義。
有趣的是,在香港沒人敢不給李嘉誠面子,但胡應湘就偏偏多次不給他面子。特别是港珠澳大橋這件事上,更是多次炮轟李嘉誠。
那麼,胡應湘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會無私捐給國家那麼多錢?
其實,胡應湘是香港合和實業公司的創始人,除了房地産,還經營基建、酒店和電力等業務,其實力不輸香港任何一家家族企業。出生于1935年的胡應湘,祖籍是廣州花都。在他出生前,父母很早就來到香港謀生,父親胡忠是早年香港的"出租車大王"。由于家庭條件比較好,聰明好學的胡應湘高中畢業後就被送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由于他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主修了建築學。
當時的建築學是很多優秀留學生所羨慕的一門專業。因為那時歐美的高樓大廈和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高速公路,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非常大。而中國當時在這方面很欠缺。如果要是放到現在,這樣的人才就會選擇科技,畢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在那個工業基礎薄弱的時代,可想而知,基建有多重要。而胡應湘希望學有所成後,回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1958年畢業後,胡應湘馬上回到香港,從事建築方面的工作。到了1969年自己創立了合和實業公司,開始介入建築業務。很快,在胡應湘的帶領下,公司資産快速增長到了30多億港元,而當時李嘉誠的長江實業資産才2個億。
跟李嘉誠這樣的房地産商不同,胡應湘不僅是房産商,還是建築師,自己參與設計很多建築。在香港灣仔皇後大道,有着66層216米建築高度的香港合和中心大廈,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當時亞洲最高最有名的建築物,對香港當地經濟産生了巨大影響。
胡應湘不僅在香港做得風生水起,還積極參與内陸建設。那時,廣深一帶隻有國道,沒有高速公路,交通極度不方便,還對經貿發展也有所影響。而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如果沒有很好的交通系統,是很難發揮最大優勢的。
廣深高速公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胡應湘自己出資建設,光這一條高速公路,總投資就超過了200億。除此之外,他還參與建設了像廣珠高速公路、順德路橋系統工程、虎門大橋、沙角電廠等基建項目,還有廣州中國大酒店和綜合項目合和新城也是他投資建設的。他在這些項目上投資超過了510億元,後來都捐給了國家。胡應湘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最無私的富豪"。
不過,胡應湘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夢,就是建造港珠澳大橋。他是第一個提出建造港珠澳大橋的人。早在1983年,他就提出了該項目的具體建造計劃。由于技術原因和香港衆富豪反對等原因遲遲沒有動靜。後來在2002年,他再次提出了這個構想。想不到李嘉誠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因為他擔心自己的港口生意會受到很大影響。當時香港的港口業務都被李嘉誠所壟斷。
面對香港方面的重重阻擾,胡應湘雖然壓力巨大,并沒有放棄。在他的堅持和遊說下,越來越多的香港富豪像李兆基、鄭裕彤,還有澳門賭王何鴻燊都選擇站在他這一邊。後來,胡應湘出巨資參與設計建造港珠澳大橋。
如今,港珠澳大橋對粵港澳大灣區這樣的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算是圓了胡應湘的夢了。
不得不說,胡應湘這樣富有愛國情懷的企業家稱得上是國家之幸了,可以說他是一個真正愛國的企業家。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發表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